(相關資料圖)
7月26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在京組織召開了第四期現代物流智庫論壇暨2023年下半年公路貨運形勢分析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主持了會議,政府相關部門領導、行業專家和公路貨運企業代表參會。
針對當前公路貨運市場成本上升,市場運價和企業收入降低的現狀,與會的專家對于公路貨運行業超載、超限的問題深惡痛絕。大家一致認為,超載、超限不僅間接影響貨運行業中的平衡,而且對運價是致命打擊。
針對公路貨運行業運價與成本倒掛的現象,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研究室主任、公路貨運分會秘書長周志成指出,除了車多貨少這一根本原因之外,車輛超載超限成為市場過度競爭的導火索。
“現在市場的車越做越大,這個板越做越長,越做越寬,軸越來越少。”上海則一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華北區總經理何華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由于17.5米大板車的存在,搶占了大量貨運資源,一方面超載超限進行運輸存在道路安全隱患,另一方面還要壓低價格和其他車型競爭,運價自然被這種車型“攪糊”。面對這樣的車型,拉的又多價格也不高,很少有貨主會主動拒絕,這也就讓17.5米大板車在普貨市場中幾乎沒有“天敵”,成為干線運輸的重要車型,打破了貨運行業的合規平衡。
此外,輕卡“大噸小標”的問題也在增多。為了運輸更多、更重的貨物,藍牌輕卡車型不得不改裝寬輪胎、多鋼板、厚車架、大馬力發動機、寬貨廂等等部件,大幅度增加自重的同時也讓藍牌輕卡更能拉。據了解,一臺違規車能拉十噸到十五噸左右,幾乎是合規輕卡載重量的5到8倍,而通行費還是按照輕卡收取,這樣的載重量不僅沖擊合規輕卡,就連開中卡、重卡的卡友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從目前國家的動作來看,治超的力度空前強大,除了貨運行業從業人員過多等主觀因素外,超載車型跑運輸是現在運價低迷的一大原因。
針對貨車超載、超限問題,賀登才建議要實現標準化的供給和規范化監管,淘汰違規非標車型,保證“監管一張網”、實現“全國一盤棋”。
“通過這種方式能夠釋放大量合規車輛供給的需求,引導供需價格合理回歸,同時也希望在治理過程中保證監管的公平統一,全國一盤棋,有效限制市場過度的競爭。”為此,周志成建議,盡快開展重點車型超限超載治理,引導不合規車輛盡快退出市場。
G7易流CEO翟學魂也建議從政府層面加強對貨車廂型的控制,要像治理危化品運輸一樣治理超重、超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