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備受稱道的外灘觀光平臺飲用水
近期卻因“斷貨”成了游客詬病的對象!
(資料圖)
新民晚報夏令熱線記者
數日來多次實地走訪發現
“斷貨”背后有“花式操作”
觀光平臺上“2元水”難買到
“還記得外灘的‘1元水’嗎,現在是2元了,但是永遠沒有貨。”日前,市民劉先生向新民晚報夏令熱線記者投訴時,還發出了一個“捂臉”表情:“兩塊錢沒有問題,但不能一直沒有呀!”
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外灘觀光平臺上銷售純凈水為“瑩純水”,價格確實變成了2元/瓶。張貼于外灘飲料流動服務車正面和側面的兩張價目表上,“瑩純水”不再像以往的“純水”一樣“夾”在中間,而是居于“榜首”位置。
游客扎堆到外灘飲料流動服務車前,不一定能如愿買到水 新民晚報記者 羅水元 志愿者 沈喻元 攝(下同)
以前的外灘飲料流動服務車《價目表》,“純水”不是位居“榜首”,而是“夾”在眾多飲料中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流動服務車車廂內,百事可樂、0糖鹽汽水、美年達、果汁氣泡、微笑趣泡等飲料一件件壘到了接近車頂高度,但難覓“瑩純”純凈水蹤影。 那些飲料的價格,大都為5元/瓶,少部分為8元/瓶。
“有水嗎”“買水”“來一瓶水”……面對接二連三前來買水的游客,銷售人員一般這么回復:沒有了——賣完了!偶爾,當有的游客看到其他游客買到純凈水而不解時,銷售人員便補充解釋稱:他們運氣好。
游客在外灘飲料流動服務車前購買飲料
聞聽此言,一部分游客掉頭離開——這些游客中,不乏滿頭白發自稱有七八十歲的老人,有的覺得其他飲料價格貴了;有的表示:含糖飲料越喝越渴;有的則稱,因身體原因,不適宜喝非水飲料;另一部分游客則繼續駐足,轉而在流動服務車前敞開式冰柜的涼水里搜索5元/瓶甚至8元/瓶的“冰鎮飲料”。
由于購買者多,那些飲料,從銷售人員放入流動服務車前敞開式冰柜的涼水里到售出,一般只有幾分鐘,被一些游客戲稱為“洗澡冰”。對于這樣的“洗澡”式冰鎮飲料,游客一般選擇了接受。偶有游客發現到手的不是純凈水而是鹽汽水后,又驚呼著把鹽汽水還給了銷售人員。
新一天運營不久,游客便聚到外灘飲料流動服務車前購買
觀光平臺下水價至少5元
面對想買水的游客,銷售人員有的“支招”讓游客去觀光平臺下面的店鋪購買,有的讓不愿改買其他飲料的游客“等一等”。
根據“支招”,記者在外灘觀光平臺下實地走訪時發現,除了兩個喜士多便利店外,“食光雞器外灘施蒂拉店”、酒吧和攝影店都在售水。其價格,遠遠超出一般的市面價格。
如市面上一般2元一瓶的550毫升裝冰鎮農夫山泉,在這些店里一般為5元。一些店鋪銷售市面價格3元至4元的升裝農夫山泉時,價格為8元至10元。
高價之下,有的游客不惜舍近求遠買水。一位滿頭大汗手抱三瓶“百歲山”的游客就稱,為了給同行家人買水,他不得不冒著烈日穿過中山東一路,然后左轉右拐邊走邊問。邊走邊向記者介紹其買水經歷時,他連搖頭:早知外灘這邊買水這么難,就會提早買水。
如同這位游客所說,記者在南京東路至滇池路的三家售水店鋪發現,那里的水雖比市面的水要貴一點,但不及外灘觀光平臺下的店鋪高,店內550毫升裝的農夫山泉,售價均為3元。
“等水”中發現“惜售”怪象
按外灘流動服務車銷售人員說法,“等一等”能等到水嗎?不一定!
多次走訪中,記者在流動服務車邊只有過2次成功“等”到水的經歷。一次只等兩三分鐘,另一次等了一刻鐘左右。
有點奇怪的是,這兩次“等水”過程中,記者雖沒有發現送水到流動服務車上的情景,但應銷售人員呼叫而看時,其手里真的提著一件12瓶的“瑩純”純凈水。讓人感覺,那水是如同變魔術一樣“變”出來的。
外灘飲料流動服務車上,一件飲料未賣完,銷售人員便“藏”到了腳下,記者反復提醒后才拿出來
進一步仔細觀察發現,銷售人員賣水時,并不像賣其他飲料時一樣“傾囊”供應,而是在擺放于其外側的冰柜橫向“掩護”下,當那件水賣到一半左右時便開始往流動服務車內的座位邊“拽”,拽完后便雙腳屈膝“蓋”在上面縱向“掩護”。如此“藏”好后,當又有人來買水,有的銷售人員仍會回復:賣完了。
外灘飲料流動服務車上,水放在圖中圈定位置,遮遮掩掩下,游客不一定能看到
外灘飲料流動服務車銷售員說無車送水上觀光平臺時,觀光平臺上停著“外灘攝影”貨車
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游客稱,如果有關方面真的愿意及時補貨,外灘飲料流動服務車上的純凈水售罄后不會長時間無水銷售。有的游客則進一步認為,從流動服務車上的價目表看,售賣其他飲料的利潤應該高于賣水的利潤,有關方面不及時補貨,不排除是為了賺取更多利潤而“逼”游客購買更高價格的其他飲料。
【“外灘水”的“前世今生”】
曾經是一張名片
外灘飲料流動服務車在觀光平臺上售賣的純凈水,原來售價只有1元一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曾是外灘高質量管理與服務的一張“名片”,備受國內外來此觀光的游客稱道。
原來,在1元/瓶純凈水推出前,外灘隨著1992年完成首次大規模改造,不少無證攤販看中這里越來越多的游客,見縫插針式地以2元/瓶甚至更高價格無證叫賣飲用水,擾亂觀光秩序。由于無證攤販獲利高(有的無證攤販在“五一”至“十一”的6個月,就能凈賺5萬元),甚至跟蹤到城管執法人員家門口威脅和恐嚇,整治中,效果不甚理想。
不過,外灘于2010年3月28日完成綜合改造而重新開放后,通過市場化手段進行的整治效果立竿見影。彼時,引進的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兩家單位,在外灘觀光平臺上設立多輛流動服務車上銷售純凈水等飲料,其1元/瓶的純凈水價格不但很快便“逼退”了無證攤販,也在當時的全國旅游景區中獨樹一幟。
誰“跳價”誰走人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外灘飲料流動服務車售賣純凈水的行為竟出現了不“純”現象:跳價。2016年7月,新民晚報夏令熱線記者根據市民投訴調查發現,外灘飲料流動服務車售賣純凈水時,雖然都標稱“純水 1元/瓶”,但有的銷售人員,卻以2元甚至3元價格銷售。
如此“坍臺”行為經新民晚報夏令熱線報道后,黃浦區外灘風景區管理辦公室即出臺了五條整改措施。
這五條整改措施,在責成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兩家售水企業嚴肅處理當班加價銷售員工,制定整改措施書面報風景辦的同時,也明確“保證純水的足量供應不斷檔”,并通過“企業加強日常明察暗訪,檢查結果與員工的考核獎勵和續聘加薪掛鉤”“風景辦聘請外灘街道志愿者擔當‘啄木鳥’,不定期暗查,對售水及其他為游客服務的經營項目,盡力杜絕此類現象”。
當時的外灘風景辦有關負責人也明確表示,外灘是反映上海形象的一個重要窗口,如再發現類似“跳價”現象,將按原來所簽有關協議,“請”相應銷售商“走人”。
整改后,記者在2022年8月現場采訪時,外灘觀光流動服務車上銷售的純凈水,價格依舊維持在1元/瓶。
價格調整至2元/瓶
曾多次帶團行走外灘的上海“建筑可閱讀”宣傳大使、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副教授周培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1元/瓶的水價在全國旅游景區中也應該算是“良心價”,得知“外灘水”堅持12年不加價的故事后,他更是感慨:喝的是清涼,感受的是城市溫度。
當大小超市、便利店、雜貨店動輒以2元“起步價”銷售瓶裝飲用水后,黃浦區外灘風景區管理辦公室主要負責人2022年8月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雖然當年能確保不對1元1瓶500毫升的純凈水進行調價,但囿于運營成本,已有調價想法,調價時將充分考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尤其是社會效益,更好地為外灘游客服務。
今年7月初,記者再次走訪外灘發現,外灘觀光平臺上,已不見帶著“可口可樂”字樣和標識的流動服務車,百事可樂成為通過外灘飲料流動服務車銷售純凈水的“獨苗”。其銷售的500毫升裝“瑩純”純凈水,價格已變成2元/瓶。現場銷售人員稱,這一價格從今年年初開始執行。他們透露,去年就沒見到帶著“可口可樂”字樣和標識的外灘飲料流動服務車了,其退出的原因疑似與原來在這里以1元/瓶價格銷售純凈水的運營成本有關。
有一次,當記者將一銷售人員如此“藏”下的三瓶水拿出來時,對方竟又“拽”了回去欲用腳“蓋”住。而當記者現場拍攝時,對方又以其肖像權被侵犯為由,大叫著跳出流動服務車,一把抓住了記者。直至警察到場后,那位銷售員才認識錯誤,反復鞠躬致歉。
后期趕到自稱屬于百事可樂公司方面的銷售人員上級負責人朱先生辯解稱,如此“惜售”是為了售給老弱病殘等特殊游客。不過,記者一次又一次走訪時,并沒有發現老弱病殘游客可以在流動服務車前優先買水的提示。
商家“斷貨”解釋能立足?
流動服務車上的銷售人員解釋,前來流動服務車買飲料的游客,七八成甚至九成都是來買水。由于送貨車上不了觀光平臺,單靠人力一件一件拎到流動服務車的速度,遠遠比不上游客買水的速度,才會“斷貨”。
真是因為這樣才會“斷貨”嗎?
7月30日下午,就在一個個流動服務車銷售人員自稱水已賣完后,記者幾經周折終于找到百事可樂公司方面向外灘飲料流動服務車供貨的倉庫,目力所及范圍內,門口存放的“瑩純”純凈水雖遠不及其他飲料多,但也有100件左右。這個倉庫就在中山東一路365號“美國賽百味餐廳”邊。從這里到外灘觀光平臺4號出入口的流動服務車,只有50米左右的店前平道和24級臺階,步行只有兩分鐘左右。
記者實地探訪不久,百事可樂公司向外灘飲料流動服務車供貨的這個倉庫就久鎖未開
記者幾經周折找到百事可樂公司向外灘飲料流動服務車供貨的這個倉庫時,目力所及范圍內,水雖沒有其他飲料多,但也有100件左右。
但是,記者在外灘觀光平臺4號出入口流動服務車邊等候3小時左右也沒有等到人送水上來。多次催促中,銷售人員稱,請求送水時,打電話沒人接,發微信無人回。而記者多次撥打流動服務車上的投訴電話請求送水時,均被接線人員朱先生以吃晚餐、休息、人員不夠、觀光平臺游客多等為由拒絕。原本開著門、里面至少有兩人的倉庫,則在記者“到訪”后就久鎖未開。
而記者于當天下午三點半走訪時則發現,靠近延安東路的觀灘觀光平臺上,停著一輛標稱“外灘攝影”的貨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