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沒簽合同工傷了怎么賠償
沒簽合同工傷了應當是按照實際的賠償項目來進行賠償的,醫療費應當是以醫療機構出具的發票為準,構成傷殘等級的情況之下,還需要賠償一次性傷殘賠償金。
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有權要求單位支付雙倍工資經濟補償。單位未繳納工傷保險,所有工傷賠償金都應由單位承擔。
(資料圖)
首先要求單位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
住院治療所需的醫療費用、陪護費、生活費等都應由單位支付,停工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的單位按月支付。
在治療完全結束后,做勞動能力傷殘鑒定,并按傷殘鑒定結論提出傷殘賠償。
如單位不給予合理的賠償,可到勞動部門申請勞動仲裁,維護自己的權益。
二、工傷賠償的時效從什么時候開始計算
工傷賠償的時效開始計算是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法律快車提醒您,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三、工傷損害賠償案件流程
1.工傷報告程序。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在工傷保險機構投了工傷保險的才有這個程序。
2.工傷認定程序。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工傷(亡)事故進行調查確定是否屬工傷的程序,這是一般工傷必走第一步。
3.工傷鑒定程序。工傷鑒定是在申請工傷鑒定的職工被認定為工傷的基礎上(即走完工傷認定程序后),在其醫療終結或醫療期滿之后,由縣以上勞動鑒定委員會對其進行的評定傷殘等級的行為。廣義的工傷鑒定包括勞動能力鑒定和致殘等級鑒定。窄義的工傷鑒定指致殘等級鑒定。
4.協商賠償程序。工傷鑒定以后,就可以依據鑒定的標準計算出賠償數額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