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截至2023Q2 末,公募基金凈資產規模約27.1 萬億元,持股市值約6.2 萬億元,環比上季度減少兩千億元。二季度主動股基倉位凈變動較小;結構上增持通信、新能源、汽車、家電和國防軍工行業。本期倉位測算模型效果基本符合預期,其中基金倉位變動方向均測算準確,偏股混合性、配置型基金樣本方向勝率超過60%,但平均絕對偏差較歷史水平較大;后續測算效果預計會改善。
主動股基倉位凈變動較小,新發市場仍較為低迷。1)截至2023Q2,公募基金凈資產規模達27.1 萬億元,其中持股市值約6.2 萬億元。2)二季度主動權益基金股票倉位小幅降低,以滬深300 指數估算以剔除行情影響,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靈活配置型基金分別凈增倉-0.40%、-0.26%和0.11%。3)二季度新發公募基金約319 只,總募集份額約2552 億份;其中權益基金募集份額約701 億份,較上季度小幅降低。4)主動權益基金季度收益中樞下移。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基金二季度收益中位數分別約-3.83%、-4.08%和-2.51%。
倉位監測模型季度評估與校準。1)樣本概況:依據23Q2 季報信息,樣本基金數量調整至1764 只,其中主動權益基金占比84%。2)模型校正:根據最新持倉信息及時調整各只基金倉位測算時的比較基準,以更好地契合基金最新的實際持倉結構,后續也將以最新倉位披露值作為新錨進行測算。
3)2023Q2 測算效果評估:測算效果基本符合預期,其中各類主動權益基金倉位變動方向均測算正確,偏股混合型、配置型基金樣本方向勝率超過60%,但平均絕對偏差較歷史明顯偏大。4)歷史測算效果總結:2014 年以來的38 個季度中,偏股型和配置型基金倉位變動方向準確率約在58%,普通股票型、偏股型和配置型基金平均測算誤差分別為1.7%、3.5%和2.8%。
主動權益基金增持通信、新能源等行業。1)持倉行為解讀:相較于市場基準超配較多的行業是公募基金相對看好的板塊;倉位凈變動反映資金流動向,疊加“逆市配置”的思路,重倉股配置中蘊含著較強的行業配置信號。
2)綜合超低配、倉位凈變動和前期漲跌因素,模型相對看多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計算機、基礎化工、電子和國防軍工;相對看空非銀行金融、銀行、交通運輸、煤炭和石油石化。3)自2009 年2 月2 日至2023 年7 月21日,多頭行業組合的年化收益率約為17.9%,年化超額收益9.7%,信息比率達1.1,季度勝率約為67.8%。年初至今,該行業組合累積收益率約2.2%,相對于全A 標配組合的累積超額收益約為0.2%。
基于最新倉位變動及ETF 申贖的投資行為分析:中小盤和半導體ETF 下跌凈申購。1)7 月17 日至7 月21 日,股票ETF 凈流入249 億元;寬基和行業主題ETF 呈現凈流入,其中中小盤、科創板、半導體ETF 呈現下跌凈申購狀態。2)相較于前周,7 月21 日當周多數主動權益基金凈減倉。
風險因素:季度披露信息低頻、滯后的影響;大額申贖、基金管理風格轉換的影響;市場大跌引起較多股票停牌或市場風格頻繁切換的影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