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吳忠市金宇浩興牧場牛奶單產提升達到了42公斤/日,單公斤奶養殖成本下降了0.2元,‘一升一降’讓牧場每年增收1500萬元,這完全得益于有優質的奶牛口糧——青貯飼料。”8月19日,在吳忠市舉辦的伊利集團蓄能高質量發展共贏之路——“伊起貯力·千場大會戰、萬窖好青貯”啟動會上,金宇浩興牧場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伊利奶牛科學研究院在金宇浩興牧場使用了適合種植的優良品種,同時給出了最優的播種解決方案。“在青貯玉米成長的全過程,應用‘衛星遙感農業大數據平臺’技術,實現精準田間管理,實施精準施肥、精準灌溉,保障青貯玉米的長勢,保障淀粉、干物質等營養成分最優、收割時間精準。青貯玉米收割、制作階段,圍繞十大項百余個青貯制作技術關鍵點,現場指導、駐場服務,保障青貯飼料品質得到了大幅提升,為奶牛儲備了優質的口糧。”金宇浩興牧場負責人說,“伊利”還不斷服務金宇浩興牧場完善高青貯日糧模式,科學優化牧場奶牛日糧配方,降低養殖成本、提升養殖效率。
位于吳忠市的中國(寧夏)奶業研究院,依托吳忠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組建的新型研發機構。
受疫情和國際競爭局勢影響,大宗原輔料價格一直高位運行,成為奶牛養殖業亟需突破的行業難題。目前,正值一年一度的青貯收儲季,做好一窖好青貯,對于牧場提質、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義,決定著牧場全年的效益。而玉米青貯是奶牛最主要的飼料原料,在日糧配方占比達到50%,是牧場唯一可控的本地化優質粗飼料,也是性價比最高的飼料原料,奶牛飼養成本的降低、奶牛的健康都受益于優質青貯。
從“一棵草到一杯奶”,從田間地頭到牧場車間,“伊利”不斷創新升級產業鏈技術服務體系。在全國近300個品種中,成功篩選出了28個高產、高消化率青貯品種,用于指導牧場青貯種植。所服務牧場平均畝產實現4.54噸,最高畝產量達到了5.37噸,實現了增產25%的突破。
金宇浩興農牧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奶牛養殖、飼草種植于一體的自治區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針對優質青貯玉米品種選育、田間種植管理、收獲加工、貯存飼喂、青貯消化率提升等全方位、全流程開展貼身技術服務,使奶牛口糧更精準、更高效、更科學、更有價值,實現了傳統農業向數字農業轉型升級。針對玉米青貯制作全流程管理,在全產業鏈的緊密聯結下,伊利帶動了全國近640萬畝飼草料種植,其中帶動420多萬畝青貯玉米種植,為種植戶帶來了超過25億元的收益。
“‘伊利’充分整合專業、優質的技術服務資源,組建由伊利奶牛科學研究院專家、工程師、嵌入式服務成員組成的千人服務團隊,為近千座合作牧場提供免費技術服務支持,將幫助全國牧場收儲玉米青貯近千萬噸。‘伊利’仍將持續加大融資幫扶力度,將為全國牧場提供近30億元青貯專項融資支持,讓牧場有充足的資金儲備奶牛一年所需的口糧,幫助牧場紓困解難。”伊利集團有關負責人說。
在青銅峽市恒源林牧有限公司草場內,青貯飼料迎來豐收季,勾畫出一幅豐收圖景。
吳忠市大力推廣青貯玉米、黑麥草、苜蓿等優質飼草種植,形成了以利通區、青銅峽市為主,鹽池、同心、紅寺堡及周邊地區補充的優質飼草基地。同時,積極引導養殖企業、種植企業在全市流轉土地種植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為生產高品質原料奶提供了堅實保障。“伊利集團在持續的技術賦能、資金支持等多重加持下,為吳忠市奶牛養殖、飼草種植、乳品加工、印刷包裝、冷鏈物流等上下游貫通的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吳忠市有關負責人說。(寧夏日報記者 張國長 彭斌 文/圖/視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