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滿清十大酷刑令人聞風喪膽,然而面對如此嚴苛的刑罰,科舉作弊卻仍屢禁不止,那么清朝對于科舉考試中的作弊現象,是如何處理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考試作弊這件事,從古至今就沒斷過,寒門學子為了改換門庭,更是視科舉考試為登天之路,為此更是衍生出了五花八門的作弊方式,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歷朝歷代對科舉作弊的處罰也不盡相同,清朝的科舉考試,可以說更規范更嚴厲,與之相應的,其處理方式也更為嚴苛,清朝的科舉考試共分,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四個部分。
考試之前考生都要經過多次檢查,一旦發現考生作弊,零容忍 一查到底,康熙年間發生了辛卯科場案,這次案件發生在江蘇的鄉試環節,鄉試是科舉考試中最難的一關,參試人員眾多,錄取人數極少,一旦高中就成為舉人,因此作弊現象多發生在該環節,清朝并沒有現在發達的網絡系統,考生成績也無需自己查詢,考試過后考官根據文章的好壞評定名次,按名次寫在榜上貼在貢院的墻上,以供各位考生觀看。
這次考試發榜的時候,大家發現,除了13個蘇州地區的考生,上榜的人大都是揚州鹽商的子女,眾人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貓膩,這次考試絕對存在作弊,考生們十分憤怒,抗議的同時,也在貢院的大門上貼出一副對聯,用以諷刺監考官左必蕃和趙晉,對聯寫到,“左丘明兩眼無珠,趙子龍一身是膽”,對此 意欲收攏南方文人的康熙震怒,下令徹查此事,后經查明,是來自揚州的鹽商家庭,用重金賄賂了考官,面對查明的真相,康熙又會做出何種裁決?收受賄賂的官員是否能夠保住其項上人頭呢?
對于這些參與科舉舞弊的官員,康熙毫不手軟,副主考官趙晉及考官方名等,被處以斬立決,對串通考官參與舞弊的中間人,判處絞刑監候,主考官左必蕃被革職,看起來所有涉事人員均被懲罰,但事實上這件事卻沒有結束,經過層層盤查,牽扯進來的高官越來越多,兩江總督噶禮被革職處理,江蘇巡撫張伯行革職留任處理,從這里可以看出,康熙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
對于發生的科舉舞弊事件,康熙不但懲罰了涉事官員,還將涉事官員背后的保護傘一舉清除,而康熙的兒子雍正,在對待科舉舞弊這一事時,其狠厲也絲毫不遜于他爹,雍正年間,俞鴻圖舞弊案發生,這件事也是發生在鄉試這一環節,俞鴻圖是河南地區的學政,主要負責地方的教學以及考試,正因如此 他才有參與舞弊的機會,就事件本身而言,與俞鴻圖本人并無過多瓜葛,可以說他是后院起火。
考試之前 俞鴻圖的仆人與小妾,瞞著俞鴻圖,私自收了很多考生的錢財,串通一氣幫助這些考生作弊,大致過程就是,在俞鴻圖巡視考場之時,仆人將考試的相關材料與考題內容,放到俞鴻圖的官服里,在俞鴻圖中途出考場時,小妾再將考題送給別人作答,然后把別人做好的答案,放進俞鴻圖的官服里,俞鴻圖進入考場之后,仆人再取出做好的答案交給考生,就這樣目光短淺的小妾和仆人,神不知鬼不覺地完成了作弊,這場作弊真的是神不知鬼不覺嗎?又是誰將這件事情上報給了雍正帝呢?針對這個事件,嫉惡如仇的雍正帝又會做出何種判決?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更何況小妾與仆人并沒有經過周密的計劃,不久 這件事被俞鴻圖的上司,河南巡撫王士俊知道了,王士俊直接向雍正舉報了俞鴻圖,雍正立即派人查詢此事,因為作弊手法簡單,這件事查起來非常容易,官員問俞鴻圖有沒有受賄作弊,一無所知的俞鴻圖義正嚴詞的說沒有,但對小妾和仆人進行審問之時,小妾和仆人面對如此嚴厲的場面,被嚇的不輕 紛紛認罪。
至此 俞鴻圖雖覺得冤枉,但也只好認罪,他從沒參與過舞弊,但小妾和仆人猖狂也離不開他的縱容,一步錯步步錯,雍正得知真相之后,十分憤怒 直接判俞鴻圖腰斬,所謂的腰斬,就是從犯人的腰中間將人斬成兩段,行刑之后犯人不會立刻死去,還會痛苦很久才能斷氣,據說俞鴻圖被處刑之后,非常痛苦 沾著自己的血寫了幾個慘字,雍正知道后 也覺得此刑過于殘忍,于是將此刑廢除。
從這兩件事中,我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清朝對于科舉舞弊的態度十分嚴厲,一旦發現 從嚴治理,看完這些你們考試還敢作弊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