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揚州網訊(通訊員 農科萱 記者 丁佐春) 8月21日,記者從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揚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獲悉,作為江蘇省鄉村振興研究會會員,該所研究員趙步洪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向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提出了“在適宜地區示范應用數字化深耕精整直播水稻豐產優質綠色低碳生產技術”的建議,為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貢獻“揚州智慧”。
據了解,江蘇稻米產業被列為“全省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工程”八大千億級農業特色之首,大力推進稻作科技創新與豐產優質綠色高效生產成果轉化應用,直接涉及到全省人民的主食質量與廣大稻農的效益。近年來,由于原先的粗放型淺耕無序直播水稻技術蔓延,對我省尤其是淮北地區的水稻生產安全性產生較大影響,導致水稻產量不夠穩定,進而影響到我省稻麥周年豐產優質綠色高效生產。
“適宜地區采用數字化深耕精整直播水稻豐產優質綠色低碳生產技術,不僅可以滿足直播稻生產的現實需求,且利于實現直播水稻生產無人化與少人化,促進我省水稻可持續高效生產?!?趙步洪介紹,這一技術的特點與優勢是實現水稻無人化種植的必由之路,江蘇省大部分地區的氣溫符合直播水稻的條件,因此這項技術也應成為未來10年確保江蘇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據介紹,揚州大學相關科研團隊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研發成功了數字化深耕精整直播水稻豐產優質綠色低碳生產技術,并在江蘇全域不同地區舉行了科技示范推廣,產量高且便于推廣。為此,趙步洪建議江蘇省農業農村廳重視并在適應地區示范應用這項技術,為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豐收貢獻揚州科研團隊的力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