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26日訊(記者 周磊)8月24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關于202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的通告》,岳陽市中心醫院腎內科醫學博士任倩的國家自然青年基金課題《LRP6調控β-catenin及YAP/TAZ介導的腎小管損傷在急性腎損傷中的作用與機制研究》經過專家多輪評審,獲成功立項。這是岳陽衛生健康腎病專科領域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今年30歲的任倩是岳陽人,2022年,岳陽市中心醫院將其作為高端人才引進。在廣州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腎內科碩博連讀期間,她師從美籍華人腎病專家劉友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急性腎損傷和慢性腎臟病的分子機制,特別是對于Wnt/β-catenin信號通路及Hippo-YAP/TAZ信號通路在腎臟疾病的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傾注了大量心血。至今,已累計發表 SCI論文6篇、CSCD論文1篇。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是國家層面支持科學研究的基金,體現了研究者和承擔單位的科研水平和綜合實力。近年來,岳陽市中心醫院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不斷完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先后制定《科研工作管理規定》《科研工作激勵績效管理辦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工作方案》,邀請省衛健委、湘雅醫院等多個單位專家來院指導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科技創新主動性積極性和科研創新能力。
岳陽市中心醫院腎內科近年來在科研工作上屢有突破,2020年獲得岳陽市基礎研究指導性計劃項目立項,2022年獲得湖南省衛健委重點科研項目立項,2023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
“醫院硬件設施再好,服務再優越,沒有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領先的醫學學科、過硬的技術本領,不能為老百姓解除病痛,一切都是空談。” 岳陽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張壯軍表示,醫院將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學科技術實力,爭取把科研成果盡快應用到臨床中,造福岳陽百姓,推進醫院學科發展邁上新臺階,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