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昌吉網訊(記者楊健報道)“天空為羽,大地為翼。日月為眸,余光是星……”一段古老南音樂曲響起,像潮水般深沉、婉轉、持續不斷。8月16日,泉州南音樂團帶來的“絲路同源·山海交響”音樂會在昌吉州文化館小劇場精彩亮相。
此次音樂會由福建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昌吉州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揮部、昌吉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承辦。
曲目《百鳥歸巢》演奏現場。記者 楊健 攝
南音發源于福建泉州,是福建省閩南地區的一種傳統音樂。作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南音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在現代舞臺上綻放光芒。南音也稱“弦管”“泉州南音”,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南音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它集結了兩漢、晉、唐、兩宋等朝代的音樂文化,并與閩南地區的民間音樂相融合,被譽為“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
本場音樂會的演出曲目包括《鳳凰展翅·客鳥過枝》《百鳥圖》《踏青》等,都是泉州南音的經典之作。音樂會將古老的音樂文化與現代的舞臺藝術完美結合,給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將南音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觀眾于秀娟說:“南音既有宋詞的婉約深情,也有唐詩的華麗磅礴,有幸觀看南音演出,對我來說彌足珍貴。”
昌吉州文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曹其虎說:“本次活動是首屆庭州文化藝術節的系列活動之一,我們計劃邀請19個省的藝術團體來昌進行文化交流,將庭州文化藝術節打造成昌吉州的文化品牌,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