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翻飛旋律激昂,身姿舞動光影夢幻,輕攏慢捻樂章華美,秀美崇川的畫卷徐徐鋪展在觀眾眼前。這個夏日,崇川彌漫著文藝范兒。“我是通過崇川在線的微信公眾號了解到這個演出的,一看就在家旁邊,吃完飯就過來了,不然還搶不到好位置呢?!奔易⊥〒P運河畔的居民李女士為“我們的中國夢·文藝進萬家”文藝演出點贊。
據悉,7月至8月,崇川的文化盛宴持續開場。除了薈聚優秀作品的大型演出,更有散落在城市街頭巷尾間別有意趣的精品表演,真正做到文化活動各美其美,文藝服務遍地開花。
宣講搭上文藝列車,多樣形式送“理”到心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向陽開......”在南川園雙擁公園初心亭內,經典曲目《紅梅贊》吸引了往來居民駐足觀看。來自市老干部活動中心的表演者唱腔溫婉動聽,扮演的江姐大氣從容、柔中帶剛,革命者黎明前堅持最后斗爭的英勇頑強斗志感染了現場每一個人,居民情不自禁一起哼唱?!斑@段真是看的揪心,江姐演得真好,唱得也好,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爆F場觀看演出的居民王女士說。
一直以來,學田街道依托“公園紅課堂”“黨課直播間”“學習小站”等,通過“藝”心向黨,講好紅色故事、繪畫紅色印記、唱響紅色經典,在“走新”更“走心”的特色宣講中把理論學習引向深入,掀起學習新高潮。
從“送文化”到“種文化”,“我參與”的熱情持續高漲
7月21日下午,“伶工學社——百姓戲臺周周演”準點開鑼,小劇場內京韻悠揚、座無虛席。戲迷周老說,“我們這是達到文化小康水平了?!辈恢節M足于讓戲迷聽,伶工學社招收“老學徒”,讓“聽曲兒”的成為“唱曲兒”的,讓戲迷感受沉浸式舞臺體驗,讓固定舞臺“流動”起來,真正盤活戲曲傳承。“我們的目標不是培養戲曲大家,而是通過大家的哼唱,真正喚醒傳統文化的日?;盍Α!绷婀W社負責人表示。
不止于伶工學社,新城橋街道的每個社區都有一個這樣的“人文薈萃地”,一社區一特色,文化活水滋養著社區居民,而社區居民的廣泛參與又讓更多文藝源頭涌現。韜奮書吧的瑯瑯讀書聲,城南路邊插花課堂的幽幽花香……“峰彩”合唱團、“七彩人生”藝術團、“穆鄰”志愿、“彎腰一秒”等等“文藝輕騎兵”把歡歌笑語送到了群眾面前。據統計,新城橋街道每年開展送文化進鄰里、文化輔導、文藝匯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近100場,服務居民群眾近萬人。
志愿活動“加碼”文藝服務,文藝扎根社區土壤
“好一個中國大舞臺大舞臺,五千年龍騰虎躍演不衰……”校西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廣場上,飯后遛彎的居民聞“聲”而來。
“每場演出的節目單我們都征集大家的建議,居民提想法,社區幫策劃,我們上節目。”徒協負責人說道。鐘秀街道持續融合社會組織、共建單位、志愿者等多元力量,積極推動街居文藝志愿服務多元化、常態化。轄區社會組織“校西民人書畫社”將文藝培樹目標聚焦青少年,乘勢推出“國風少年”周日書畫課堂。“不只是教他們畫畫,我們將國畫的歷史有機穿插,引導他們主動提問,從繪畫的小切口領略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编徖飼嬤_人王達成老師介紹道。
遍地盛放的文藝之花結出文藝精品的果實。今年,在南通市第九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頒獎中,崇川區10部作品獲獎,獲獎數量全市第一。崇川區將扎根深厚的文化底蘊,持續聚力人才梯隊培養,不斷觸網線上文藝新表達,推動“文藝崇川”不斷“出圈”。(王曦凡、夏沙、郭琦婧、劉樂)
[編輯:奚柯柯]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