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回顧
1H23 扣非業績低于預期
公司公布1H23 業績:收入約8.9 億元,同比+4.6%,環比-5.4%;實現歸母凈利潤約1.7 億元,同比-25.7%;實現扣非凈利潤約1.3 億元,同比-19.2%。2Q23 實現收入4.5 億元,同比-10.0%,環比-0.6%,實現歸母凈利潤約1.2 億元,同比-19.9%,扣非歸母凈利潤約7760 萬元,同比-25.8%,低于我們預期,原因最主要是3C 電子業務承壓和深圳新項目虧損超預期。
(相關資料圖)
發展趨勢
下游需求走弱疊加深圳項目仍處磨合期,公司3C 業務盈利承壓。2023 年上半年消費電子行業需求疲軟,據海關統計,1H23 中國出口筆記本電腦同比下降23.9%,出口手機同比下降13.5%,生產性物流需求隨之走弱,對公司3C 業務收入及利潤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同時,公司深圳新項目自去年下半年正式運營,目前仍處于磨合期,公司公告1H23 虧損3171.8 萬元,扣除掉新項目虧損后公司1H23 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12.2%。
2H23 業績有望邊際改善。3C 業務方面,我們認為消費電子行業隨著庫存調整接近尾聲,下半年出貨量有望企穩回升,從而帶動公司業務量回暖,此外,公司預計隨著深圳新項目經營效率逐步改善,4Q23 項目有望實現盈虧平衡。新能源業務方面,1H23 理想汽車交付量達到13.9 萬輛,已超2022年全年,7 月份理想汽車交付約3.4 萬輛車,環比增加9.4%,同比增加227.5%,因此我們認為2H23 公司新能源業務有望維持高增。
2Q23 補貼確認或打消市場對于補貼持續性的擔心。公司1H23 確認其他收益(最主要為和公司經營活動相關的補貼)約5786 萬元,其中2Q23 確認約5416 萬元,我們認為此前市場對于補貼的可持續性的擔心或被部分打消,公司的補貼更多與業務量有關,但確認時點存在季度間的波動。
盈利預測與估值
由于深圳新項目仍處于虧損狀態,盈虧平衡時點晚于我們預期,我們下調2023 年凈利潤33.2%至3.40 億元,首次引入2024 年業績3.84 億元。當前股價對應2023/2024 年12.0 倍/10.6 倍市盈率。維持跑贏行業評級,由于市場風險偏好下行,我們下調目標價46.5%至22.09 元(考慮股本調整后),對應15.0 倍2023 年市盈率和13.3 倍2024 年市盈率,較當前股價有24.8%的上行空間。
風險
經濟增速不及預期,客戶相對集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