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寸土寸金的筆記本接口上面,蘋果曾經為了讓筆記本盡可能輕薄采用了楔形設計,而只保留2個Type-C接口,讓其遭受到了長時間的批評,事實上兩個Type-C接口對于筆記本電腦來說真的是不夠用。尤其是當你處理工作,需要連接電源的時候,擴展塢基本上就成了MacBook必備的配件。這一點也讓曾經想入手蘋果筆記本的我十分膈應,所以之前我也一直在使用Windows PC和筆記本。
而隨著蘋果自家M芯片的出現,筆記本的性能和功耗被提升到了另一個層級,而在外觀設計上也逐漸放棄了原來的楔形設計,采用更早些的方正設計,雖然機身觀感明顯變厚變大了,但是接口豐富了,就實用性來說,我個人認為是有很大提升的。
加上M芯片在性能及能耗方面的大幅提升,并且我外出工作的頻率也增加了,所以在今年我也入手了一臺MacBook Pro14寸。
(資料圖片)
目前我手頭這臺MacBook Pro 14寸 M1Pro版本已經成為了我的主力機,不得不說其接口設計相比前幾代采用楔形設計的MacBook真可謂豪華。
3個雷電4、耳機接口、HDMI接口、SD卡接口還有MagSafe3接口。
其中3個雷電4接口擁有傳輸數據以及充電的功能,那么就像問題所問的為什么還要設計專門的充電接口MagSafe3呢?
其實MagSafe并不是一個全新的設計,在幾年前蘋果還沒有開始采用楔形設計的時候,MagSafe接口就已經出現在MacBook上了,只是當蘋果選擇擁抱楔形設計后,才將原來的MagSafe接口砍掉,改為雷電接口。
而隨著楔形設計退出歷史舞臺,方正設計的回歸帶來MagSafe的回歸看似也合情合理。
在日常使用中MagSafe接口的使用率還是挺高的,畢竟很多時候渲染圖片或者視頻是需要長時間插著電源,MagSafe的出現可以讓我將3個雷電接口充分利用起來,用作硬盤儲存卡的讀寫或者外設的接入。
另外如果在充電功能性上,雷電接口需要找準接口插入,而MagSafe的磁吸接口可以非常輕松的充上電,并且充電線被人拖拽也不會帶著電腦飛。
所以MagSafe其實更像是一個充電接口,而Type-C 接口更像是數據傳輸接口,只不過剛好也支持充電功能,如果碰巧外出沒帶MagSafe充電器,那么Type-C也可以臨時擔起充電接口的責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