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佛山新聞網訊 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崔藝文 通訊員南宣報道:6月22日,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嶺南各地上演賽龍奪錦的盛況。
作為“中國龍舟運動之鄉”,佛山南海整合區內龍舟資源,提煉龍舟文化,集結八條龍船發布“南海龍堂”文化新IP,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
“南海龍堂”是“水上南海”高質量發展戰略發布后的首個基于嶺南水文化底蘊應運而生的城市公共文化IP,也是繼“南海獅團”之后城市IP新生力量。
“南海龍堂”的八龍成員可理解為“7+1”,南海全區7個鎮街皆有一只龍舟作為代表,分別是:漂移龍、出海龍、半山龍、銀河龍、桃源龍、鹽步老龍、狀元龍。此外,南海區九江女子龍舟隊改寫了“婦女不能上龍船”的舊風俗,在現代龍舟競技領域拿下一個個率先和第一,兼具時代風采和技術實力,命名為“乘風龍”,寓意乘風破浪。
“南海龍堂”是南海區委宣傳部、區文廣旅體局立足“水上南海”重要發展戰略,在西樵山書院的支持下打造的城市公共文化IP。文化IP濃縮提煉了最具代表性的南海龍舟文化符號并集結成“堂”,進行IP化轉化與運用,是南海豐富的文化資源IP化的再次創新實踐。
“南海龍堂”IP的發布旨在以“堂”的形式集合性傳承南海各鎮街多樣化龍舟文化傳統,提取共性文化精神,構建南海龍舟文化整體形象,找尋龍舟文化的當代意涵和現代表達,提升目前各類龍舟比賽和活動的文化感、青春度和傳播力,結合數字技術,創造數字內容,擴容南海龍舟文化新內涵,探索龍舟文化傳承發展的新可能。
未來,“南海龍堂”IP將以更年輕化的打開方式與傳統龍舟活動整合創新,延續習俗的同時以更創新和現代的表達方式,吸引年輕人的關注和熱愛,賦能古村活化、城市探訪、龍舟研學、文創開發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