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訊 (唐景波 方 平 記者 李 輝)日前,安徽省池州市市場監管局出臺《關于加強食品監督抽檢與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融合提升的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建立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信息推送、聯合核查處置、包保督導信息交辦、“流動診所”幫扶等6項機制。
根據《實施辦法》要求,池州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應依托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系統,及時下載不合格食品抽檢數據,并逐一統計分析不合格企業近年來抽檢情況和同類食品抽檢數據,研判存在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一并報送本級食安辦,由本級食安辦負責在3個工作日內將不合格食品抽檢數據及研判分析報告點對點推送至包保干部,提醒包保干部提前了解包保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增強包保督導針對性和有效性;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對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企業應按照“五個到位”的要求,及時組織核查處置。
根據《實施辦法》組織核查處置時,可以邀請包保干部參與,組織聯合核查處置,督促包保干部強化食品安全意識,落實包保要求,及時排查食品安全隱患。各級包保干部在包保督導中發現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或未按要求落實企業“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等主體責任的,應當及時通報本級食安辦,由本級食安辦交辦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屬地市場監管部門根據包保干部在督導過程中發現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對相關食品種類、環節和地區加大抽檢力度,提高食品抽檢工作靶向性和有效性,并對未按要求落實主體責任的行為依法處理,處理結果在5日內書面報送包保干部;各級食安辦應督促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對轄區內2批次以上抽檢不合格或連續抽檢不合格食品生產企業及時開展“流動診所”上門幫扶服務。
此外,屬地市場監管部門開展“流動診所”幫扶活動時,可以邀請對應包保干部參與,幫助食品生產企業對產生不合格食品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研判,綜合現場檢查情況,提出整改措施,開出“流動診所”建議書,助推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包保督導和幫扶水平;各級包保干部對對應包保的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生產企業,應按照屬地市場監管部門“流動診所”專家組提出的幫扶意見,加強包保督導的導向性,重點跟蹤評估和驗證企業整改情況,督促企業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依法合規開展食品生產活動;全市各級食安辦對本級包保干部包保督導中發現的問題,應制發包保干部包保督導問題專項抽檢督辦清單,交由屬地市場監管部門辦理。市場監管部門接到包保干部包保督導問題專項抽檢督辦清單后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向本級食安辦和包保干部報送專項抽檢結果。
《實施辦法》的出臺,將進一步推動該市綜合運用食品抽檢數據指導企業防控風險,助力包保干部督導檢查,促進屬地管理責任與企業主體責任“兩個工作”機制相互銜接、貫通運行,助推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地落實。
《中國質量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