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8月25日下午,在東陽市歌山鎮安溪村一農戶家中,樓武英等7位市葉子幫幫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志愿者正在輔導一名8歲小女孩學習漢語拼音,當小女孩清晰而又準確地認讀完時,大家報以熱烈掌聲。
這名小女孩有著不同尋常的經歷:出生時才0.8公斤,是個“巴掌女嬰”,且剛出世就失去了母親。由于父親外出謀生,小女孩在醫院里由護士照料了2年,出院后,她一直由聾啞奶奶照料,祖孫兩人就住在一間老舊泥屋里。平時,奶奶靠做點手工活補貼家用。
今年5月,東陽市葉子幫幫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志愿者在泮田村村干部吳銀仙的帶領下,走進小女孩家。志愿者發現,小女孩不會數數,也不認識漢語拼音字母,連自己幾歲都不知道,行為習慣培養也相對滯后……小女孩馬上要上學了,怎樣才能幫到她?經商議,志愿者們達成共識:專門為小女孩開辦暑期公益課堂。
在安溪村黨支部書記陳德新等村干部的支持下,6月中旬,志愿者與小女孩父親取得聯系,在說明緣由后,小女孩的父親對志愿者的愛心深為感動。
7月12日,專屬小女孩的暑期公益課堂在市社會組織服務中心312室正式開班。課堂內有一張小課桌,一塊小黑板,志愿者還給小女孩捐助了書包、十多本少兒讀物以及學習卡片。為提高輔導效率,志愿者還專門為小女孩制訂了以漢語拼音、數學基礎、讀寫訓練、品德養成4個板塊為主要內容的《暖心幫扶方案》和每周課程表,并由在職和退休的中小學教師、浙師大學生等13位志愿者,輪流無償給小女孩輔導。
小女孩的家離輔導場所約有16公里路程,她的父親每天早上把小女孩送來,志愿者每天下午輔導結束后把小女孩安全送回家。45天,兩地往返行程逾1400公里。單美君、盧肖蘭、許燦陽等志愿者不僅帶小女孩到自己家里住了幾晚,還帶她去超市買新裙子、新鞋,擔負起了臨時家長的責任。
45天來,小女孩基本學會了47個漢語拼音字母和拼讀規則,能背誦6首唐詩,能講10多個故事,能讀200個左右常見漢字,能比較規范地書寫100多個簡易漢字,能較為熟練地完成100以內數數,并能進行10以內加減運算等。在暑期公益課堂,小女孩還學會了唱兒歌。
8月25日,暑期公益課堂結課。7位志愿者來到小女孩家,為她送上了助學金、新書包、小桌椅和10余冊少兒讀本。市葉子幫幫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陳書文說,將一直陪伴她成長。
開學前夕,東陽市葉子幫幫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28位志愿者自發捐款幫扶小女孩。31日,志愿者還將與家長一起送她去學校報到注冊。
來源:寧波都市傳媒有限公司(新莓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