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聞網-主流媒體,廊坊城市門戶

    推動轉型金融發展,支持高碳行業減碳轉型

    2023-08-31 04:58:41 來源:新理財雜志

    點擊“新理財”即可關注!


    【資料圖】

    地方政府要把握好發展機會和空間,加強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的有序銜接,增強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以及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助推地方經濟的綠色低碳轉型,實現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中國經濟在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變軌進程中,“碳達峰、碳中和”以及綠色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指出金融在推動綠色轉型發展方面的重要意義。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在經濟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高碳企業主動優化產業結構、積極促進高碳產業向綠色低碳轉變,已成為中國經濟社會在優化轉型進行式中助力實體經濟穩定轉型的重要舉措。與靜態服務“純綠”、零碳產業項目(約占GDP的10%)的綠色金融不同,轉型金融服務重點則是圍繞高碳產業項目(約占GDP的90%)低碳化、綠色化轉變而動態開展的各項綠色金融業務,是為經濟主體在低碳轉型過程中貼身跟進、動態激勵、協同服務的綠色化融資等金融行為,現在已經成為加強綠色金融服務、支持市場主體綠色化、低碳化轉型等可持續發展的新方向和新議題,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

    在中國經濟發展和成長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扮演了關鍵的支持作用,在推動轉型金融落地和實施過程中,地方政府仍然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部分地方政府從研究綠色金融及其轉型金融理論入手,建立了支持地方經濟綠色低碳發展的綠色金融及轉型金融體系和政策框架,在日常工作中進行了積極實踐并取得了寶貴經驗。筆者在總結地方政府發展綠色金融及轉型金融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結合《G20轉型金融框架》和部分城市轉型金融實踐的經驗,提出地方政府通過發展轉型金融實現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的政策建議。

    地方政府在推動轉型金融落地過程中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

    中國在發展綠色金融方面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績,積累了很多可以指導今天轉型金融實踐工作的經驗。轉型金融具有不同于綠色金融的特點,因而無法簡單復制綠色金融領域的實踐方法,我們必須明確轉型金融在落地實施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一是包含轉型金融在內的制度政策亟待完善。推進高碳產業的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需要包括產業政策、土地、能源、財政等在內的政策協調支持,目前看來,這些基礎制度亟待完善,運用轉型金融支持高碳產業低碳化轉型方面面臨的問題更為突出。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在綠色金融方面制定了較為明確的“綠色標準”,支持一系列的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能夠準確地與綠色行業銜接,將綠色資金直接投入綠色經濟當中。然而,政府部門至今還沒有明確定義高碳產業低碳化轉型的具體經濟行為規范,同時也缺少對高碳排放所獲得收益轉移綠色溢價的明確規定,這導致了各種金融機構和信貸公司面臨著轉型金融市場“無章可循”的局面,缺少明確的金融支持評價體系,急需完善相關政策。

    第二是部分高碳企業轉型能力需要提高。“雙碳”目標提出后,部分高碳行業在思想上開始認識到綠色低碳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在實際操作中仍存在徘徊不前的情況。一是部分企業缺乏低碳轉型的技術。很多高碳企業雖然有真實的轉型愿望,但缺乏低碳轉型技術與碳核算等基本知識,因無法構建清晰的轉型路徑而無法獲得轉型金融的支持。二是部分企業缺少低碳轉型的意愿。部分實力較強的公司雖然掌握了低碳轉型技術,但考慮到綠色低碳化改造可能導致生產成本上升和盈利能力下降,進而降低企業競爭力,它們更多地采取了觀望態度。

    第三是轉型金融產品和市場需要進一步培養。“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在實現“碳達峰”的降碳過程中,轉型金融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目前轉型金融工具主要有轉型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以及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工具中的碳減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等,與“雙碳”目標相匹配的轉型金融產品少且交易金額小。截至2022年末,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共發行4支低碳轉型債券、17支低碳轉型掛鉤債券和10支轉型債券,募集資金分別為27.00億元、214.00億元和49.30億元;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分別為708億元、234億元。從金融產品品種和市場規模看,轉型金融產品和市場現在尚處于起步階段。

    《G20轉型金融框架》以及部分地方政府實踐的啟發

    2022年11月頒布的《G20轉型金融框架》是轉型金融領域的全球共識,指引各國監管部門編制各自的轉型金融政策框架。《G20轉型金融框架》包含了五大支柱和二十二個原則。五大支柱分別是:轉型活動和轉型投資的界定標準、轉型活動和轉型投資的信息披露、豐富和完善轉型金融工具、設計合理的激勵機制、保證公正轉型即減少低碳轉型可能帶來的負面經濟社會影響,其重大意義在于通過建立全球統一的轉型金融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規范全球轉型金融的發展方向。

    在《G20轉型金融框架》的指導下,部分地方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地方中心支行密切協助,立足地方產業發展特色和可持續發展規劃,在發展綠色金融的同時積極開展轉型金融實踐。構建區域性轉型金融框架,出臺轉型金融支持目錄和項目清單,配套建立轉型金融監測機制,創新與企業減碳效果掛鉤的金融產品,科學有序推動區域碳密集型行業低碳轉型。推動金融機構積極參與高碳企業綠色低碳化轉型過程,為企業提供轉型所需的資金,通過監測機制完成轉型貸款的環境效益評價。一些地方政府積極探索地方轉型金融規則的制定和實施,一方面可以根據區域差異,有針對性地制定地方轉型金融標準以支持符合當地特色的產業低碳轉型;另一方面可以發揮先行先試、示范帶頭作用,為全國層面轉型金融的標準制定和市場發展積累經驗。

    地方政府推動轉型金融的幾點建議

    轉型金融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在推動轉型金融機制落地實施過程中,地方政府既要熟知并遵守中央政府的相關政策和制度原則,又要結合地方實際制定符合地方特點的規章制度,推動高碳行業低碳轉型發展,在其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各地政府是地方轉型金融政策、標準的制定者,是轉型金融所需的基礎設施和激勵約束機制的建設者,是構建地方多層次轉型金融體系的共同推動者。筆者結合《G20轉型金融框架》和部分城市轉型金融實踐的經驗,提出地方發展轉型金融的幾點建議。

    第一,頒布支持高碳行業低碳化的轉型金融體系實施意見、轉型金融支持目錄等關鍵的制度性文件。各地政府要在地方經濟特點的基礎上出臺《支持高碳行業低碳化的轉型金融體系實施意見》,明確工作目標,劃清各部門職責和任務,調動全社會資源并組織實施和落地。地方政府還要遵循《G20轉型金融框架》對轉型活動和轉型投資界定標準的有關要求,以技術先進性、減排顯著性為原則,制定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轉型金融支持目錄》,明確相關行業可以采用的轉型技術及其降碳路徑。在路徑設計上兼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在為企業指明未來技術變革方向的同時,降低企業和金融機構使用《轉型金融支持目錄》的難度。

    第二,建成項目庫、碳賬戶、綜合服務平臺等在內的金融基礎設施。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已有項目庫的基礎上,結合《轉型金融支持目錄》的相關要求,建立轉型項目庫。與相關金融機構共同完善符合轉型金融服務要求的轉型企業評價方法和轉型金融項目評價方法,作為轉型項目庫入庫標準依據,將符合轉型發展和“雙碳”目標的轉型項目經第三方評估后納入項目庫;建設碳賬戶數據平臺,在能源使用端整合原煤、電、水、天然氣、蒸汽等能耗數據并通過碳核算形成各企業的碳排放數據,在生產過程端的碳排放數據由企業自主報送并由生態部門審核確認,兩端匯總得到企業的碳排放總量和碳排放強度,形成企業碳賬戶指標體系;以項目庫為核心,集成并披露企業環境評價、行政處罰及碳排放等有關數據信息,打造一體化綠色和轉型金融服務的數字信息共享平臺,前臺支撐碳賬戶數據共享以及碳核算、碳效評價,后臺鏈接金融機構的信貸、擔保等金融服務的功能體系。

    第三,完善財政保障、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支持、聯合懲戒等在內的激勵約束制度。在財政保障方面,在支持高碳企業降碳轉型發展的財稅貢獻中拿出一定比例給予保障。一是財政貼息,對轉型信貸、轉型債券等債務融資工具給予財政貼息,減輕高碳企業轉型負擔,支持其加快轉型步伐。二是財政獎補,對碳減排成效顯著企業、轉型信貸占比較高的金融機構、為轉型債券發行企業提供增信擔保服務的機構等各類市場參與主體給予一定額度內的財政獎勵,支持他們創新更多的轉型金融產品,支持當地企業加快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三是風險分擔補償,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池,與開展轉型金融業務的銀行、保險、增信及擔保機構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擔風險損失,建立轉型擔保基金,為符合條件的轉型企業及項目提供融資擔保增信服務。在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支持方面,繼續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再貸款政策工具,并積極建議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創設轉型金融政策工具,將高碳行業符合轉型要求的減排活動或項目納入支持范圍。建立信用聯合懲戒機制,根據轉型績效評估情況,構建覆蓋面廣、共享度高、時效性強的轉型信用體系,并對轉型效果與轉型方案有較大偏離的轉型主體實施金融、信用等聯合懲戒。

    第四,與各地方的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共同建設多層次的轉型金融體系。一是出臺支持高碳企業低碳轉型的授信政策指導意見,引導金融機構開展高碳企業授信管理,構建高碳行業的信貸準入、利率定價、授信審批等機制,建立與低碳轉型目標掛鉤的利率定價機制和產品創新機制,鼓勵金融機構為碳減排重點領域內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融資。二是與金融機構共同編制轉型金融發展路線圖,探索轉型金融標準并科學界定轉型金融支持目錄,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低碳轉型活動的支持。三是創新轉型金融產品與服務,圍繞碳密集型行業低碳轉型的金融需求,打造以信貸、保險、債券、基金為主的轉型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四是關注轉型活動和轉型投資的信息披露,建立轉型金融監測機制,為金融機構的融資服務和政策出臺等提供數據支持。五是引導政府產業基金重點支持轉型企業及其轉型活動,規劃建立轉型基金和公正轉型基金,保證轉型企業實現順利轉型并兼顧公正轉型,防止產生失業等負面影響。

    轉型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是綠色金融的發展與延伸,更加關注高碳“棕色”產業“綠色化”、減碳化轉型過程中的融資需求,鋼鐵、建材、石化、化工、造紙、化纖、紡織等高碳行業是轉型金融支持的重點行業,這些行業在地方經濟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地方經濟低碳轉型發展的主力軍。相比于綠色金融,轉型金融更具有靈活性、針對性和適應性,可以為更大規模和范圍的經濟結構轉型提供金融支持。目前轉型金融仍處于發展初期,地方政府要把握好發展機會和空間,加強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的有序銜接,增強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以及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大力推動轉型金融發展,助推地方經濟的綠色低碳轉型,實現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作者:郭建偉 | 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特聘資深研究員;趙鋼柱 | 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來源: 《新理財》(公司理財)雜志2023年8月刊編輯:王禎禎

    關鍵詞: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亚洲jizzjizz少妇|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91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另类视频在线观看|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男同gay片|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麻豆专区| 亚洲国产91在线|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冲|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影院|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