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6月25日電 題:年內美債集中發行對美元指數影響或有限
作者 郭嘉沂 興業研究公司首席匯率研究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余律 興業研究公司研究員
張夢 興業研究公司高級研究員
張峻滔 興業研究公司高級研究
2023年以來,隨著美聯儲加息周期漸近尾聲,市場注意力受美國基本面惡化吸引,主交易邏輯在美聯儲“加息抗通脹”和“降息穩經濟”之間反復橫跳。3月中旬爆發的歐美銀行業危機以及美國債務違約大限“X日”的臨近加劇了市場波動性。在沒有造成美元流動性宏觀總量顯著緊張的情況下,美元指數未獲得大幅提振,總體震蕩于100-106區間。
圖1 美國相對經濟表現與美元指數從經濟意外指數追蹤的經濟相對表現看,美國本輪相對強勢運行周期時間可能較長,有望延續至第三季度,但第四季度重新轉弱可能性較大。這表明第三季度經濟基本面對于美元指數仍有較強支撐,但第四季度基本面支撐將有所減弱。
圖2 美元指數與經濟意外指數從OIS(隔夜指數互換利率)看,市場在第二季度修正對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帶動美元指數反彈,但在美聯儲不超預期加息的情況下美元指數進一步上行動力不足。在基本面和貨幣政策都沒有顯著分化的情況下,美元指數難有趨勢性行情,或以區間震蕩行情為主。
圖3 美元指數與政策利差圖4 美元指數與OIS市場普遍預計第三季度美國國債凈發行量至少在7000億美元左右,可能引發美元流動性緊張。不過,目前銀行準備金余額的絕對水平和相對水平依然處于較高水平。按當前縮表速度,至2024年第一季度,準備金余額/存量美債的相對水平才會接近2019年;至2024年年中準備金余額依然高于2019年水平。因此,2023年下半年宏觀流動性會繼續維持相對寬裕的水平,這與2019年美元“錢荒”時的流動性環境存在巨大差異。我們認為年內出現美元流動性危機的可能性不大,美債集中發行對于美元指數的影響有限。從持倉情況看,當前美元指數持倉情況較為中性,沒有明顯的超買或超賣信號,也匹配震蕩格局。(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張芷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