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年來,安徽省潁上縣緊緊圍繞“抓改革、求發展、強服務”的工作思路,堅持以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為主線,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著力提高基層中醫藥人員技術水平,完善“縣鄉村”三級中醫藥服務體系,切實打通中醫藥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讓基層群眾“在家門口也能看上好中醫”。
走進潁上縣第二人民醫院(江口鎮中心衛生院)的中醫館,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中草藥香,館內裝飾復古典雅,中醫文化氛圍十分濃厚。前來就診的患者絡繹不絕,中醫們正在為前來看病的群眾開方配藥,中醫藥適宜技術“簡、便、驗、廉、效”的特點受到了廣大患者的認可。
中醫適宜技術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簡便易學的中醫藥技術,又稱“中醫藥適宜技術”。潁上縣第二人民醫院(江口鎮中心衛生院)中醫館主要開設中醫微創技術治療室、針灸治療室、中藥熏蒸治療室、艾灸、頸肩腰腿痛康復治療室等特色中醫項目,同時還配備中醫滲透治療儀、中頻治療儀、遠紅外線治療儀、頸腰椎牽引床、電針儀等一批中醫理療康復設備。多項中醫適宜技術在這家醫院得到推廣,成熟應運于臨床而且療效顯著。
“我們每天的門診量達到500余人,其中中醫館的門診量可以達到200余人,中醫科開放住院床位48張,住院人次可達到30余人。”潁上縣第二人民醫院(江口鎮中心衛生院)院長韓宜忠表示,“我們將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大力發展基層群眾樂于接受的中醫藥技術,進一步加強人才引進和隊伍建設,努力提升醫療服務能力,通過中醫理療方式為患者緩解病痛開辟新途徑,全力守護好群眾生命健康。”
發揮中醫特色,守護人民健康。當地在積極開展中醫適宜技術的同時,注重統籌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把中醫納入簽約和慢性病及老年人保健的日常管理中,讓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有效融合,切實為群眾提供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于一體的中醫藥健康服務,讓優質中醫藥服務更方便地惠及群眾。
截至目前,全縣32家基層衛生院均規范化設置了中醫館、中藥房,配有中藥飲片柜、煎藥機、牽引床等20多種中醫診療設備,均能夠提供規范的中醫藥服務;338個村衛生室均能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全縣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正闊步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沈云鵬、孫玉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