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城東街道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接到北街新村李先生反映:北街新村9幢樓道內嚴重漏水,影響住戶出行。社區網格長郝祺接到指揮中心的電話后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挨家挨戶排查是否存在業主家中漏水的情況。
提升效能,打造“數字引擎”
城東街道通過指揮中心平臺快速響應和處置社會問題,積極構建以“信息化+網格管理”的基層治理體系建設,按照“多網合一,一網統攬”的思路,將城市管理、民生服務、綜合治理等深度融合,覆蓋11個社區70個網格。濠東社區共建有6個網格,由社區黨委書記擔任總網格長,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長,網格長負責網格內民政助殘、人口計生、環境衛生等公共服務所有事項,同時采取“1+N”模式,選優配強轄區內黨員及居民骨干擔任微網格員,充實網格力量,建設“紅色堡壘”,網格長通過全要素網格通APP、12345、“啄木鳥”民生服務互動平臺等數字化網格服務管理,不斷提升社區治理精細化、智能化。
協商議事,打通“任督二脈”
南園社區通過整合網格管理和“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強化社區黨委統籌能力,延伸網格“智能化”管理觸角,搭建“一核多元”協商議事平臺,形成了“智慧大腦”引領下的多元共治體。5月28日,南園社區接到12345平臺反饋,有居民反映位于中天福邸沿街店鋪的一家湯團店由于24小時使用冷凍設備,制冷機外機安裝在住宅樓窗戶正下方,每天機器運行噪音很大,嚴重影響到周邊居民休息。社區接到舉報后,決定在次日召開“有事好商量”議事協商會,邀請政協委員、居民代表、商家、物業、環保等職能部門共同商討,協商后,社區聯合崇川區環保局上門對制冷機外機進行噪音檢測,并聯系維修工對外機安裝隔音棉和隔震墊,此問題得到圓滿解決,群眾點贊叫好。近年來,南園社區積極探索,逐步形成“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基層治理模式,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對制冷機外機進行噪音檢測(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破解思路,打響“自治品牌”
自“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開展以來,濠東社區緊密結合“舊改一線攻堅有我”環境整治提升工程,依托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為平臺,創新“濠益家”“睦鄰車棚”“智匯蓮”等微治理項目品牌,針對各類舉報、投訴等問題開展綠化修剪、規劃車位、整治樓道等專項行動,通過“智慧大腦”云呼叫,網格服務進家門,鼓勵黨員參與、群眾自治,破解社區管理難點、痛點、盲點等問題,將矛盾糾紛在“格內”化解。社區治理要想時刻保持“耳聰目明”,指揮中心就不能只滿足于“看急診”,更要“防未然”,這就需要對民情民意的及時感知。濠東、南園兩社區統籌發揮機關單位、社會組織、群團組織、鄰里骨干等多元主體作用,精準構建從“社區統管”到“網格自管”的智慧化社會治理新格局,進一步掀起文明新風尚,逐步實現老小區享新環境的基層治理目標。
據了解,今年以來,城東街道通過指揮中心協調處理建筑垃圾、道路違停、雜物堆放、飛線充電等類型事件600余起,辦結率100%。城東街道將進一步探索“云端網格,云上服務”,建設便民利民惠民智慧服務圈,充分發揮“智慧大腦”全域服務智慧治理新模式,實現黨建引領的社區一體化服務治理。(王卓君 蔡建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