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平時很喜歡使用支付寶,有不少錢都是存在支付寶的余額寶中的,不過現在余額寶的收益低了,而且不能把錢都存在同一個地方,所以很多用戶想再投資一些其他的理財產品,那銀行有類似余額寶的理財產品嗎?
銀行有類似余額寶的理財產品嗎?
(資料圖)
很多銀行都和銀行系統的基金公司合作,推出了“寶寶類”理財產品,比如工行的現金寶,農行的快溢寶,中國銀行的活期寶,建行的速盈,交行的快溢通等等。
一、銀行結余
其實自從余額寶在2013年火起來之后,工農中建中交五大行和其他幾家股份制銀行,就已經在嘗試推出類似的金融產品了。
二、銀行為什么不做“寶寶類”金融產品的推廣
而這種存款型的理財產品,至今已有四年之久,為何大部分人都沒聽過?深挖其中的緣由,希財編輯覺得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銀行沒有積極地去做廣告;二是“余額寶”效應太強。
有些人認為,這是因為“寶寶類”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高于銀行存款的利率,這對儲蓄的影響很大,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像余額寶這樣的銀行存款類理財產品,必須要有一定的靈活性,也就是可以在任何時候購買,也可以在任何時候取出。余額寶不僅具有較高的收益率,同時也具有較高的靈活性,這也是很多人所看重的。
“寶寶類”金融產品具有較高的流動性,這會給銀行的定期存款帶來一定的風險,對銀行自身的健康發展不利;另外,如果將太多的資金存在銀行“寶寶類”產品中,一旦出現大量的客戶取款,對銀行的穩定也是一種威脅。
因為有了余額寶,所以這些年來,銀行的存款一直都在減少,如果有了“余額寶”,銀行的存款市場將會更加的混亂,而且,隨著各大銀行都在大力發展“寶寶類”金融產品,很有可能會演變成一場利率之戰,到時候,這將會對基金和股票等高收益的金融產品造成嚴重的影響。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還可以了解到,銀行對定期存款人的利息高于活期存款人,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補償其現金流的損失。
三、銀行結余型理財產品的發展狀況
截至目前,在資產規模前50位的銀行中,有46家發行了余額理財產品,但是與余額寶相比,這些銀行的余額理財產品仍然顯得有些寒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