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下屬國際癌癥機構(IARC)或在7月將阿斯巴甜甜味劑首次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的消息一經公布,不但食品飲料行業極其關注,而且不少消費者陷入了迷惘:這個夏天我該喝什么?
(相關資料圖)
張先生曾經是一位媒體從業人員,他說自己很喜歡喝某品牌可樂,前不久還購買了兩箱,現在還剩下一大半,作為非專業人士,他無法判斷所謂“或致癌”到底有多嚴重?張先生說,聽到這個消息感覺心里發毛,現在不知道是繼續喝還是扔掉。
類似張先生這樣的消費者不在少數,他們以為正規大廠家生產的產品應該沒問題,但是世衛組織都提出不同意見了,消費者是不是應該更慎重呢?
其實,對阿斯巴甜持有異議并非始于今日。
上世紀90年代起,阿斯巴甜就開始飽受健康風險質疑。多項研究顯示,對阿斯巴甜潛在致癌性的擔憂,主要由1997年意大利拉馬齊尼研究所的一份研究報告推動。該研究通過設置對照實驗,統計組間差異性。統計結果顯示,嚙齒類動物的某些癌癥表現與阿斯巴甜的使用顯著相關。
今年5月,世衛組織發布一份關于非糖甜味劑的新指南,建議不要使用阿斯巴甜、安賽蜜、糖精等甜味劑來控制體重或降低非傳染性疾病風險。
盡管世衛組織兩大機構表示要在7月14日發布相關報告,但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遠離爭議的最好辦法是選擇健康的飲品。
這是市場上很常見的幾種飲料配方,因為字體太小,一般人在購買時不會仔細閱讀,這次阿斯巴甜事件提醒了大家,選擇飲料時一定要仔細看配料表,而且盡量選配料表短的,添加越少,相對來說更健康。
這張圖是目前銷售較好的三種可樂配方,除了相同成份外,其最大區別是使用了不同的甜味劑,阿斯巴甜和安賽蜜是人工合成甜味劑,而赤蘚糖醇和甜菊糖苷是從植物中提取。
對此,元氣森林相關負責人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對人工合成甜味劑的安全評價是專業機構的責任,作為飲料企業,我們要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可靠、更健康的產品,因此元氣森林的產品不含阿斯巴甜,而且少量使用的三氯蔗糖,屬于第五代甜味劑,具有穩定性高、親水性強、高甜度、純正甜味、安全等優點。
不管是人工合成還是從植物中提取,從法律角度來看都是合規的,但是從個人更健康的角度來看,選擇更可靠的甜味劑是不是更安心些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