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科技部8月18日消息,近日,根據《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管理辦法》相關要求,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2023年度評價考核工作的通知》,啟動國家平臺評價考核工作,考核周期為2021-2022年度,由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具體實施。
根據國家平臺管理辦法要求,評價考核分類開展,重點考核國家科學數據中心、國家資源庫的科技資源整合能力、服務成效、組織運行管理及專項經費使用情況等內容,特別是完成國家任務情況或支撐國家任務實施情況。評價考核采取用戶評價、門戶系統在線測評和專家綜合評價等方式,每兩年考核一次。科技部、財政部對通過評價考核的國家平臺給予后補助經費支持,實行動態調整機制,對于評價考核結果較差的責成其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不再納入國家平臺序列。國家平臺評價考核旨在以評促建,通過評價考核,推動國家科學數據中心、國家資源庫持續加強能力建設,分領域建設完善科技資源體系,建設權威性、基礎性、戰略性科技資源庫,不斷增強科技資源自主可控和支撐保障能力。
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是基礎支撐與條件保障類國家科技創新基地,由科技部、財政部共同支持建設,以加強優質科技資源有效集成,提升科技資源使用效率為目標,為科學研究、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提供網絡化、社會化科技資源共享服務的國家級平臺。目前,我國在不同學科領域共批準建設了51個,包括20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和31個國家生物種質與實驗材料資源庫。國家平臺依托相關學科領域科技資源優勢單位建設運行,多年來,各平臺聚焦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需求,持續加強科學數據、生物種質與實驗材料等科技資源整合集成,在地學、生命科學等領域建設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科學數據庫和實物資源庫,為服務“雙碳”、生物安全、新冠疫情防控等提供了重要科技資源支撐。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