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8月22日,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螞蟻集團研究院與網商銀行小微觀察站共同發布了《中國小微經營者調查》最新一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張曉波教授介紹,報告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二季度,小微群體營收和利潤率環比繼續回升,經營狀況進一步改善。
中國小微經營者調查報告自2020年起已連續發布12個季度,是目前針對小微經營者的權威調研報告之一,完整記錄了過去3年小微經營者的變化,提供了一個持續觀察這一中國經濟毛細血管的窗口。最新一期的調查經過為期兩周的投放,共回收有效答卷7460份,所收集的信息包括小微經營者的經營、融資需求以及對未來的預期等情況。
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二季度,小微經營者平均營業額為12.0萬元,環比上升17.6%,平均凈利潤率增長1.5個百分點,達到2.7%,延續了第一季度的回暖態勢。
現金流可維持時長的增長也進一步反映了小微經營狀況的改善,二季度這一指標上升至2.8個月。值得注意的是,現金流可維持6個月以上的小微占比從20.3%上升至26.0%,創下過去4個季度的最大增幅。
報告還指出,小微的成本和稅負壓力有所下降,而融資需求略升,反映出更多小微開始積極企穩和布局經營業務。二季度感受到成本壓力的小微占比環比下降4.8個百分點,降至4成以下,其實際繳納的稅費占營業總收入的比重也環比下降了0.6個百分點。同時,小微經營者的融資需求提升3.5個百分點達到48.9%,其中一半用于滿足日常運營流動資金需求。
電子信息系統的使用是小微經營者數字化的重要措施。報告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小微經營者電子信息系統使用率不斷上升,有57.1%的小微經營者采用了電子信息系統,環比小幅增長,增長幅度為5.1個百分點。
從對2023年三季度的預期(即信心指數表現)來看,小微經營者對于市場需求、營業收入和雇員規模的預期均下降,營業收入方面的信心指數仍在榮枯線以上,處于樂觀區間,市場需求和雇員規模方面的信心指數則在榮枯線以下。市場的整體需求不足仍是經濟復蘇的關鍵,也是目前小微經營者面臨的最大挑戰。三季度經營成本的信心指數環比上升至47.9%,仍在榮枯線之下,反映了小微經營者對下一季度經營成本壓力顧慮的進一步緩和。
調研報告課題組負責人張曉波教授認為,小微經營者群體是我國就業的蓄水池,消費的主力軍,民生的晴雨表,小微好,消費才能好。盡管二季度小微經營狀況持續回暖,但面臨的長期市場需求壓力依然較大,激活消費、提振信心需要政策兼具力度和準度,持續改善營商環境,賦能和扶持小微。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