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注冊逾600天后,晶導微IPO宣告終止。
8月1日深交所公告,證監會收到山東晶導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晶導微”)和保薦機構主動要求撤回注冊申請文件,依據規定決定終止公司發行注冊程序。據了解,這也是2023年內首家在IPO注冊環節終止的擬創業板上市企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業績出現下滑
晶導微電子主營業務為二極管、整流橋等半導體分立器件產品以及集成電路系統級封裝(SiP)產品的研發、制造與銷售。公司通過自主創新,形成了從分立器件芯片和框架的研發設計、制造到封裝測試的全套生產工藝,為國內領先的分立器件企業之一。
晶導微開發了超過50種封裝規格的分立器件產品及系統級封裝產品,廣泛應用于LED照明、消費類電子、汽車電子、智能電網、光伏、電源驅動、通訊等領域。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半導體分立器件分會統計,公司穩壓、整流、開關二極管產品2021年在全國市場占有率達到%,位居行業第二。
報告期內,晶導微各期前五大客戶涵蓋千佰易、晶豐明源、吳迪微、越加紅、士蘭微、必易微、強茂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晶導微業績出現下滑。業績方面,2020年至2022年晶導微營收分別為億元、億元、億元;凈利分別為萬元、億元、6403萬元;扣非后凈利分別為8500萬元、億元、萬元。
就業績波動,晶導微表示,2020年至2021年,公司業績隨著自身的穩步發展和行業景氣度的提升而快速增長。2022年以來,受宏觀經濟波動、照明和消費電子行業增長疲軟進入去庫存周期的影響,晶導微下游需求減少,此外公司2021年度新增固定資產投資較多,增加了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疊加2022年以來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加劇了主營業務成本上升。在此背景下,2022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下滑%,凈利潤同比下滑%。隨著國內經濟增速預計將持續回升、消費需求將逐步恢復,公司預計2023年上半年整體經營業績預計同比不會出現大幅下滑。
晶導微表示,如果未來在較長時間內下游需求持續疲軟,行業景氣度維持低迷,或公司不能持續保持競爭優勢和敏銳的市場嗅覺以滿足市場和客戶需求,亦或宏觀經濟形勢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則公司可能將面臨業績持續下滑并出現上市當年營業利潤較上一年度下滑50%甚至虧損的風險。
早已提交注冊
股權結構上,孔凡偉通過直接持股和間接持股合計控制晶導微%的股權,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本次IPO,晶導微計劃募資億元,用于集成電路系統級封裝及測試產業化建設項目二期。該項目由晶導微電子實施。項目將引入先進的生產設備,運用先進的封裝技術,在現有生產基地建設系統級封裝元器件產品生產線,規劃年產能為70億只。
回顧上市歷程,晶導微IPO之路頗為曲折。2020年7月,晶導微創業板IPO獲深交所受理。在交易所審核期間,晶導微經過了兩輪問詢。事隔一年多后,2021年9月晶導微IPO順利過會,兩個月后,2021年11月晶導微正式向證監會提交了其IPO注冊申請。
但提交注冊后,則是漫長的等待。證監會官網顯示,晶導微分別在2021年12月、2022年2月和2022年3月接受注冊階段問詢。
在提交注冊逾600天后,晶導微IPO宣告終止。8月1日深交所公告,證監會在審閱晶導微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注冊申請文件的過程中,公司和保薦機構中信證券分別提交了申請,主動要求撤回注冊申請文件。根據規定,決定終止公司發行注冊程序,
據了解,這也是2023年內首家在IPO注冊環節終止的擬創業板上市企業。在此之前,最近一家創業板IPO注冊環節宣告終止的是比亞迪半導體。公開信息顯示,比亞迪半導體IPO是在2022年11月向證監會遞交注冊資料的撤回申請的,并在同年12月正式被證監會獲準終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