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西vs利物浦作為英超首輪的重頭戲,被稱為緬北德比。
大概意思就是兩隊湊不出一個完整的腰子,而且都是被沙特嘎的腰子,現在看上的還都是同樣的目標腰子:凱塞多。經過一個周末的發酵,各種離譜劇情層出不窮。到了賽前,這出肥皂劇終于把雙方球迷的敵對情緒拉到了頂峰。
(相關資料圖)
于是,由紅藍兩方導演、伯利和亨利督戰的凱塞多比武招親在斯坦福橋上演,而兩隊首先要解決的仍然是:究竟本場誰先來湊合當一下腰子?
切爾西這邊采取的是變陣補充療法——安排了三中衛體系,奇爾維爾和里斯-詹姆斯分居左右邊翼衛,依靠中后衛前頂的辦法去補充恩佐和加拉格爾組成的后腰位。
而利物浦這邊采取的是直接棄療——中場排出了麥卡利斯特+索博斯羅伊+加克波的組合,前場插上了若塔、薩拉赫、迪亞斯的三叉戟,6大攻擊手一起懟上,打造出一副讓利物浦球迷和切爾西球迷瑟瑟發抖的神經病首發。
為了把這群攻擊手的效能發揮到最大化,利物浦必須要搶開局。他們的三個中場并沒有明確的分工,只是大體劃分了一下左中右的位置,然后高位逼搶去壓迫切爾西防線。如果逼搶失敗,所有人都撒丫子往回跑,防到哪兒算哪兒。
不得不說,這個世界觀設計相當宏大。
“進攻中,誰是后腰?”
“沒安排,誰跑的慢誰就是后腰。”
“防守中,誰是后腰?”
“不重要,每個人都是正在奔赴人類文明最后防線的偉大戰士。”
好消息是,這種打法確實收到了成效。麥卡利斯特和索博斯羅伊帶來的技術加持讓利物浦中場能夠精細化操作,快速通過然后分給邊鋒。
于是第18分鐘利物浦率先抓住機會,麥卡利斯特策動反擊,薩拉赫跑切爾西防線身后,然后以一記銷魂的低平球弧線繞給了禁區另一側插上的迪亞斯,迪薩西和門將桑切斯都慢了一步,被迪亞斯鏟射入網。1-0。
利物浦的開場打法之所以奏效,主要是抓住了兩點。
其一,右中場+阿諾德+薩拉赫集中逼搶加拉格爾,這伙計上半場空有覆蓋能力但完全沒拿球和出球能力,屢屢被搶斷。
其二,由于奇爾維爾和里斯-詹姆斯的位置太高,防反擊的時候來不及到位,所以只要阿諾德和羅伯遜在進攻中牽制主他倆,他們身后會出現科爾維爾vs薩拉赫、迪薩西vs迪亞斯的以慢打快局面。
而這兩點要實現,除了中前場大劑量的逼搶和跑位之外,關鍵還需要阿諾德和羅伯遜釋放自己的進攻火力,不能蹲坑防守。第28分鐘,薩拉赫的越位進球,同樣是戰術成功的結果,差點兒送出助攻的變成了游弋到中路的阿諾德。
然而,這種打法的副作用是——阿諾德和羅伯遜壓上之后,一旦失誤,他倆的身后就變成了遼闊的草原。
這事兒利物浦怎么解決?
答案是:交給科納特。
本場比賽,科納特就像個移動的城墻,阿諾德身后漏了他需要去補,弧頂沒腰子協防他需要前頂,禁區里遭遇空襲還是他去解圍。而左側的范戴克,工作量也差不多。
是的,利物浦不僅沒腰子,而且連兩邊的護膝護肘也沒帶,就屁墊兒選了個厚的。
這樣補位之后,范戴克身前和科內特身側都出現了真空地帶,這一點也被切爾西所利用。30分鐘后,切爾西改變了在邊路硬沖的策略,開始堅決的往利物浦四個后衛之間的空檔里直塞。
這樣一來,切爾西開始三線推進:右翼詹姆斯套邊,斯特林鉆縫;左翼奇爾維爾直接當邊鋒跑科納特身后;中路雅克松當支點,恩佐左右調度。
整個切爾西進攻,全都盤活了。
這時候,本應該是利物浦中場堵住弧頂和肋部,但他們的防守策略只有兩項。
A.目送。
B.上手拉人。
沒錯,雖然利物浦的幾個中場在進攻中各有各的特色,但防守中卻共用一個腦回路。這導致切爾西的進攻殺傷性極強,要么直接打穿,要么搏得前場任意球。
局勢逆轉之后,切爾西形成三連擊。
第37分鐘,迪薩西利用角球機會扳平比分,處子秀就表現出了倒車的優良傳統。
第40分鐘和43分鐘,奇爾維爾和雅克松接連射門,只不過一個越位在先一個打了高射炮。
整個上半場,兩隊主打的都是對捅。由于都沒有腰子,導致各個位置都在四大金剛和魑魅魍魎中搖擺不定,幺蛾子多的放在《走近科學》里能播一季。中場結束時,圍觀的中立球迷一片叫好之聲:這球踢得爽,要么你們倆以后就禁止設腰了吧。
然而到了下半場,比賽卻再沒有這種均衡。因為利物浦的體能下降,中前場無法再支撐高強度的逼搶。于是,一系列連鎖反應出現:因為害怕體能撐不住——不敢上搶——只能縮回來蹲坑——好不容易斷下球——又怕插上之后回不來防守——所以只能大腳找鋒線——然后繼續回來蹲坑——好不容易拿到反擊機會——又怕傳球被斷被打身后——所以不敢去送冒險的配合和直塞——只能繼續回來蹲坑。
總之,因為各種貪生pass導致的半tour廢,下半場利物浦的控球率一度跌到只有25%,阿諾德和羅伯遜輪流掉線,中場能拿住球的只有麥卡利斯特和索博斯洛伊(花錢還是有用的)。
而切爾西這邊,則開啟了半場壓制的打法,主導比賽的是恩佐和雅克松。
顯然,恩佐已經很久沒有品嘗到釋放自我的滋味。本場比賽他送出117次觸球、90%傳球成功率、完成83次傳球、進攻三區傳球27/33、長傳10/11、地面對抗5/9、過人2/2、制造2次機會,可以說是視野全開大局觀拉滿,只要給個凱塞多就能飛升。
而雅克松更是撿到了寶,雖然他不像德華大爺那樣震撼十足也不像迭戈-科斯塔匪氣沖天,但他腳下的小技術和支點意識卻帶動了隊友各種撞墻配合的熱情,完全是個中鋒超巨的模版。
一看大事不妙,克洛普決定反擊,他大手一揮換下了若塔、加克波、迪亞斯和薩拉赫的首發四叉戟,換上了努涅斯、瓊斯、埃利奧特、本-多克。新換上的四個,平均年齡還不到21歲。
被換下場時,薩拉赫一臉的不高興,但他誤會克洛普了。其實渣叔當著老板的面直播賣慘,告訴金主:“如果不買人,那么我們只要換人就得用童工。”
好在,科納特和范戴克用18次解圍頂住了切爾西的最后進攻,這場充斥著各種歡樂的比賽最終以1-1的比分收場。
縱觀整場比賽,雖然雙方都設計了沒腰子的補救策略,效果卻都不理想。切爾西的變陣補充療法,理論上三中衛陣型是可以靠中衛前頂來彌補后腰的,結果這三中衛都不太能頂,要上搶得用庫庫雷利亞,但他的身高又是天殘。
至于利物浦的戰術則更加高級一些,我們可以稱之為區塊鏈打法——將控制權和決策權從名叫后腰的中心化實體,轉讓給分布式中場。在“人人都不是后腰,人人又都是后腰”的指導思想下,利用分布式節點和共識算法生成隨機的攻防跑位,最終達到連接并影響其他節點的效果。
這種去中心化、扁平化和開源化的打法很新穎,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足球。
比賽落幕之后,緬北德比也宣告結束。因為今天早上,羅馬諾對凱塞多轉會切爾西here we go了,拉維亞也已經接近斯坦福橋。利物浦拿著竹籃逛了一趟倫敦,最終還是一場空。
當然,紅軍球迷也不用太悲觀。市面上還有可以消費的腰子,也不用非在一棵樹上吊死。雖然時間緊急,但這事兒就像我寫稿,即便咖啡濃茶可樂都已經沒效果了,想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靠Deadline。
距離關窗還有17天,只要不是阿圖爾,其他的利物浦還可以試試看。
唯一的問題是,現在全世界都知道你手里有1.1億了。
作者:內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