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七月十五中元節,習俗:祭祖燒紙有“3要,3不要”,早看早知道
? ?
(資料圖片)
?
七月初一開地門,七月十五“鬼節”。可以說整個七月叫“鬼月”,是民間一個祭祀故人先祖的時節。既然是民俗活動,從古傳到今都是有滿滿的儀式感的。這七月十五馬上就要到了,關于七月十五的習俗你知道多少呢?今天我們提前來感受探討一下。
農歷七月十五這個日子是三節相逢在一日。即佛教里面以目連救母的神話故事說明七月十五這天叫“盂蘭盆節”,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祭祀日子。古籍中記載“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寺”,可見在七月十五這天,佛教信眾會來到寺廟祭祀祈福。
并且七月十五還是道教三元節之一,即七月十五中元節。而三元節是道教有關:即上元節在正月十五,是賜福天官。中元節在七月十五,是赦罪地官。下元節在十月十五,是解厄水官。
可見,七月十五是與“鬼節”息息相關的。而民間的說法七月十五叫七月半“鬼節”。是逝去先人會回到家中探訪,所以要祭祀和燒燒紙,也有些地方會上墳。
對于七月十五中元節或者說叫鬼節,祭祀燒紙是非常傳統的儀式感,這里有祭祖燒紙有“3要,3不要”,具體怎么說呢?
祭祖燒紙3要:
1、祭祖燒紙的日期是可以提前的,最遲不能七月十五中元節晚上之后。一般提前三五天都是可以的。今年七月十五是8月30號,也就是說8月26號到8月30號這段時間都是可以的。并且現實中最近幾天已經有人在燒紙了。
2、燒紙要署名,并且要在畫圈中燒。這里署名就是先人的名字,以及誰落款燒的名字,有些還要寫上燒了多少紙。并且,根據習俗,燒紙要畫一個圓圈,在圓圈中燒。
3、燒燒紙一般是在傍晚開始到晚上都可以,并且是選擇十字路口,寓意四面八方的先人來領自己名字的錢紙。
祭祖燒紙3不要:
1、燒紙時不要大聲喧嘩,不要打打鬧鬧,不要口中可以默念已故先人的名號,寓意快來收紙。因為祭祖本是一個緬懷先人的日子,情緒要配合到位。
2、燒紙之后不能用腳去踩踏紙灰。根據老祖宗的說法,燒紙之后要自然放置著紙灰,隨風飄揚也可以,不能用腳踩踏,腳都不能走進畫好的圈子內。
3、不撿路邊的燒紙一起燒。在我們燒紙的時候,可能會看到路邊有別人沒有燒完的燒紙散落著。這樣散落的燒紙是不能撿起來燒的。
七月十五“鬼節”馬上就要來了,對于祭祖燒紙“3要,3不要”,大家還是要提前知曉一下,早看早知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