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機友們一個問題——
(資料圖)
你,多久沒登過QQ了呢?
誠然,在2023年的今天。
微信,已然“替代”了曾經的社交霸主QQ,成為我們每個人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環。
社交聯系、出街埋單、坐車付款、注冊賬號...
不論是你想的到,還是想不到的地方,都有這小而美的痕跡。
但要說在我吳彥祖這兒。
QQ,還能占得一席寶座。
皆因它還有一“遙遙領先”、“極為先進”的功能。
那就是—— 傳大型學習資料 。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
可每當八弟,要給我傳些大海對面的學習資料時。
機哥,都會面對著QQ的登錄界面,陷入深深的靈魂叩問之中——
我扣扣密碼多少來著?
眼看著QQ密碼驗證錯誤多次、臨近凍結賬號,馬上就要錯過寶貴學習資料的機哥,也只得選擇那最沒有辦法的辦法。
找回密碼...
可時代是股回流,今天因一時興起而設置的QQ密碼,保不齊又會在未來的某天,成為登錄QQ臨門前的那枚絆腳石。
讓人一鼓作氣。
再而絆。
三而絆。
但是現在。
這種情況,終于徹底改善了。
看過這兩天新聞的機友,想必都已經知道。
QQ可以用微信登錄了
已經登錄好QQ、更新到最新版本的機友。
現在,就可以去到QQ的「 設置 」-「 賬號安全 」。
點擊「 第三方賬號綁定 」功能選項。
在子欄目里邊,點擊綁定「 微信 」。
然后,它就會自動跳轉到微信。
在彈出的登錄窗口里,我們點擊最下面的那個「 允許 」。
這樣一來,微信和QQ,也就綁定好了。
往后,我們再登錄QQ的時候。
就可以徹底告別此前,那繁瑣的輸入密碼過程啦~
一點,一跳,一登。
一套操作下來。
乖乖,就像坐在凡士林上吃德芙,從頭到尾,縱享絲滑。
再考慮到微信那邊,還可以用QQ賬號密碼登錄。
這下微信和QQ,可謂是真正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從一開始靠著QQ賬號一鍵登錄,給微信引流初始用戶。
到現在無可匹敵的微信,反過頭來“反哺”每況愈下的QQ...
這般景色,可是真的可遇而不可求。
要知道上次看到這番場景,那都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遙想2010年。
那,還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的上古時代。
雖說當時的手機QQ,已然是國內即時通訊領域不可動搖的霸主。
但互聯網風口這東西,說變就變。
飛信、MSN、旺旺這種 輕量化 的通訊App,或多或少,也還是在影響手機QQ的市場份額。
再加上2010年那會兒,Kik、米聊等一眾專為智能手機系統設計的App誕生。
輕量化社交通訊App,進一步加劇著移動端的“廝殺”狀況。
估計是考慮到為電腦而生的 QQ,已經車大難掉頭、船大難靠岸。
適應輕量化趨勢,主打 小而美 的微信,就在這個時間點誕生了。
啊當然,也不是馬老板拍下桌子微信就出現了的。
那會兒,張小龍還在做QQ郵箱的手機版,叫“QQ手中郵”。
看到通訊 App 輕量化的趨勢后,給老板說了這個事兒。
“QQ手中郵”,就變成了“微信”。
所以說,微信的前身,就是個生于QQ,又脫胎于QQ的,專門面向手機的 App。
基于這個背景,后面發生的很多事情就都有了答案。
回到微信和QQ“互相成就”的發展之路。
和我們很多人設想不同的是。
微信,并非開局即巔峰。
微信剛誕生的時候,就功能體驗來說,它絲毫不是飛信、MSN...甚至連米聊的對手,都配不太上。
因為,微信它真的太簡了...
不過。
這不是什么問題,要知道一款社交App問世之初最缺的核心要素,并非功能,而是用戶。
但騰訊當時最不缺的,也就是用戶。
誒,這不巧了嗎這不是。
所以,比起別家的即時聊天App,還得提前準備個郵箱、電話注冊賬號。
微信這邊,直接開了通直達綠車,壓根就 沒有注冊步驟 。
用戶只要輸入了QQ賬號密碼,就可以瞬間注冊+登錄微信。
不吹不黑,就說這一步,微信當初是真的有·東西的。
要知道,在2011年,乃至后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里。
QQ號,都是比手機號都還要更“普及”的存在。
說來也是,試問那個年代,誰還沒有三五個QQ號連環偷菜呢。
而這,也都成了微信創建之初,不可多得的優質資源。
可對于微信來說,僅有一站式登錄,還不夠。
正所謂有人的地方,也才會有江湖。
為了形成江湖,微信除了打一開始,就原生支持QQ賬號登錄之外.
還很貼心的,支持 QQ好友導入 功能。
就像QQ音樂導入網易云歌單那樣,微信直接就能將QQ賬號的好友列表,一鍵Copy到微信好友列表。
這一來二去的。
原本空蕩蕩、白花花的微信列表,也就日漸充實熱鬧了起來。
借此,微信以成本低、時間最快的方式,在短短三四個月時間里,便積累了四五百萬的原始用戶。
但要說當時微信最絕,也是徹底顛覆其定位的殺招。
還得是「QQ離線助手」。
只要將微信與QQ綁定過后,就算我們的QQ下線 (好古老的詞匯) ,也能在Always On的微信這邊,接收、回復QQ的信息。
這樣一來。
微信這邊的新用戶們用著用著就發現,既然在微信這里也能回復郵件、回復信息。
也就絲毫不用擔心QQ下線,接收不到信息的問題。
自然也就沒那么“抵觸”這個新玩意兒了。
總之,借著QQ這邊強大且厚實的用戶基本盤,微信也是平安度過了萬事開頭最難的部分。
就這樣。
前期靠著QQ的引流,后期靠著陌生人社交。
待到令無數人美好遐想的「 附近的人 」、「 搖一搖 」、「 漂流瓶 」三劍合璧的那一刻。
機友們期待已久的微信封神之路,也就正式開啟。
微信只花了短短443天的時間,便達到了史詩級的 1億 用戶,后面突破2億、3億、乃至6億的速度,更是以指數級提升。
徹底拉開了和飛信、米聊...等一眾App的距離不說。
微信,也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躍成為了全國僅次于QQ的社交巨頭App。
可不知道是力度過大,還是慣性太猛。
在接下來長達三年的時間里邊,微信,都還能保持每個季度增長 4千萬 新用戶的速度,勻速前進。
可見,除了開局的QQ導流外,微信也確確實實爭氣,盯準了時代發展的趨勢。
而與此同時,輕量化的時代潮流,也讓騰訊引以為傲的 QQ,走進了下坡路。
隨著微信的壯大,隔壁QQ新用戶的增速,在漸漸放緩。
自然增長率,也逐漸趨近于零。
自2016年Q2季度,達到歷史性巔峰的8.99億月活用戶之后,QQ便再也沒接近過9億大關。
而微信,也在2016年下半年的某天,微信實現了歷史性的反超。
也是從這一刻開始,微信超越了QQ,真正成為了中國最大的社交App。
機哥在那個時候,還以為QQ和微信,會保持很長一段時間的齊頭并進、你追我趕。
卻沒想到。
這差距,就如同雪球下山一樣,越滾越大。
以至于2023年的今天,QQ的月活量,都還沒微信的一半多...
而在產品定位上,兩者也出現了分化。
這會兒,在各種細節上注意個性化的QQ,成了年輕人的首選。
而輕量化…現在好像也不輕量化了,總之這微信呢,自然就成了打 (lao) 工 (nian) 人 (ren) 的選擇。
在這個節骨眼上。
早已強大的微信掉頭來反哺QQ,機哥jio得既是合情,也是合理。
辣么最后的最后,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
你,多久沒登過QQ了呢?
雖然很久沒登,但我想在座的各位機友,肯定都在它那兒,寄存了不少美好的童年回憶。
或初戀、或照片、或日志、或黑歷史...
開心的也好、傷心的也罷,在蒙上時間這一層濾鏡過后,無不是一篇篇珍貴且真實的歷史印記。
所以在機哥看來,QQ并不單只是哺育微信的溫床,它更是我們所有人青春、童年的根據地。
這么美好的地方,要是默默消沉了的話,也多說不過去呀。
所謂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要不趁著今天的這次機會。
咱們,回去看看?
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