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順天應時 端午制曲——2023郎酒端午制曲大典揭開郎酒新一輪釀造的序幕。端午時節,萬物勃發,酒菌活躍,郎酒傳承古法,堅持開啟端午制曲,只為制出最優質的高溫大曲,為釀造極致品質的醬香郎酒打下堅實基礎。
郎酒端午制曲大典點紅儀式
(資料圖片)
借由此次端午制曲大典,郎酒莊園釀酒生態環境科學考察也于當日成功啟動。來自中科院地理所、微生物所、遺傳發育所、植物所等的多位專家學者,將對郎酒莊園釀酒環境進行實地考察,并對赤水河左岸獨特的地理、生態環境進行深度解碼,為釀造極致品質的醬香郎酒持續賦能。
解碼獨特地理基因,探索釀極致好酒更多路徑
坐落在赤水河左岸的郎酒莊園,擁有獨特的“水、土、氣、生”等條件,這些獨特地理要素共同構成了一個復雜的“生態釀造共同體”。
在這里,郎酒順應自然規律,利用自然稟賦,打造五大生態釀酒區,構建“生、長、養、藏”的品質法則,讓郎酒釀造出了擁有極致品質的好酒。
為什么在赤水河左岸能釀出極致好酒?帶著這個疑問,《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專家團隊開啟郎酒莊園釀酒生態環境科學考察。
郎酒莊園釀酒生態環境科學考察正式啟動
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員、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在啟動儀式上表示,“《中國國家地理》的科研團隊來到赤水河左岸郎酒莊園,就是要為這個特定的釀酒地理區域,探尋出這杯美酒‘生長養藏’的地理環境、生物環境以及所有工藝背后的秘密,像老祖宗定下的那些生活自然法則一樣,崇尚科學,回歸自然。”
作為國家級的雜志,《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持續關注地理,傳遞著自然和人文價值。同時,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用腳步丈量山河,用行動踐行科學,在深入自然的旅程中發現自然的秘密。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中國國家地理》專家團隊就將以科學視角,破譯郎酒“生態釀造共同體”背后的地理密碼,也為郎酒釀造極致好酒探索出更多路徑。
此次郎酒聯合《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開展科學考察,不僅將讓更多人讀懂“美酒何以為美”,更為重要的是,作為郎酒在追求極致品質道路上的又一次探索,獨屬于這片土地的生態科考成果,也將為郎酒提升品質提供強有力的科學支撐,蓄勢賦能極致品質。
追求極致品質無止境,多項科研賦能郎酒品質信仰
聯合《中國國家地理》展開對生態的考察,是郎酒對于釀酒匠心的敬畏與傳承,也是對品質的長期堅守。郎酒矢志追求極致品質,而且始終沒有放慢前進的腳步。
為了實現釀酒品質不斷升級,郎酒歷時十余年,斥資兩百億,建起一座郎酒莊園并總結了“生,長,養,藏”的釀造體系;成立品質研究院,攜手中國科學院院士一同引領品質研究,為郎酒品質工程建設積累豐碩的成果……
在今年的端午制曲大典上,郎酒股份副總工程師程偉就分享了郎酒目前在制曲方面的科研成績,“郎酒人從制曲微生態、原輔料、技藝、設備、數據建模、風味等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持續提升了大曲品質,為郎酒的極致品質追求奠定了堅實基礎。”
端午時節的郎酒吳家溝生態釀酒區
“追求極致品質,是一條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長跑之路”,郎酒深諳其道。為釀造極致好酒,在傳承與探索之中,郎酒更是形成了一套適合郎酒自身發展的《郎酒醬香產品企業內控準則》,嚴格按照準則精益求精地確保每一粒小麥、每一顆高粱、每一塊大曲、每一瓶郎酒的更好品質。
從成立品質研究院推動“產、學、研、用”創新突破,到首推“內控標準”引領行業規范發展,再到如今聯合《中國國家地理》從生態入手提升品質,可以看到,郎酒矢志不渝地為世界奉獻極致美酒,用心詮釋“郎酒品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價值主張。
立足郎酒莊園的獨特生態環境,郎酒遵時、遵天、遵心而釀,品質戰略全面推進,且越走越遠,越走越穩。近年來,青花郎、紅花郎等產品贏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銷量穩步增長,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仍在極致品質、品牌、品味道路前進的郎酒,持續精進、厚積薄發,勢必將爆發出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