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特斯拉官博發布消息:Model S現車75.49萬元起售,原價80.89萬元;Model X現車83.69萬元起售,原價89.89萬元,降價最高達6.2萬元。
而就在本周一,特斯拉剛進行過一次降價:特斯拉中國Model Y長續航和高性能版降價1.4萬元。其中,Model Y長續航版起售價從31.39萬元調整為29.99萬元;Model Y高性能版從36.39萬元調整為34.99萬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此前報道過,進入8月,已有極氪、哪吒、零跑等10余家車企,通過降價補貼、權益調整等多種方式開展促銷活動(詳見8月12日11版)。隨著特斯拉3天里2次宣布降價,汽車市場,尤其是純電車型的價格戰,再度成為焦點。
對于特斯拉此次降價的原因,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一是為了提振銷量,既有年度銷量目標的壓力,也有產能提升帶來的壓力。數據顯示,特斯拉7月在中國的批發銷量環比下降31%,零售銷量環比下滑57.7%,為今年的最低水平;國內零售份額從6月的11.2%降至4.9%。
二是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下跌,導致汽車制造成本下跌。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日前跌破20萬元大關。8月15日,國內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價格每噸跌5500元,至23.4萬元/噸;氫氧化鋰現貨價格每噸跌2000元,至22萬元/噸。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特斯拉此次降價,更像是多個新能源車品牌促銷大背景下的被動應戰。
乘聯會數據顯示,前7個月,國內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增長36.3%至372.5萬輛,滲透率繼續攀升至33%的歷史最高水平。但仔細分析會發現,如今新能源車的增長主力,已從純電車轉向插混車。
插混車市場在前7個月的增長高達93.7%,大幅領先純電車的19.1%。而去年同期,純電車的增長仍高達106.9%。從月度走勢來看,新能源車市場正進入增長瓶頸階段。上個月,整個新能源車市場錄得環比下降3.6%的成績,其中純電車更是環比下降6%。
這些數據都在表明,如今的新能源車,尤其是純電車已處于極度內卷的境地。這也是近期價格戰主力多為純電車型的主因。
插混還是純電,一直是新能源車領域爭論不休的話題。
“插混只是過渡技術,純電才是未來。”這曾是不少業內大佬對插混技術的判斷,但在當下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這一判斷可能需要重新審視。
2020年,插混在中國新能源車中的銷量占比僅17.2%,平均6輛中有1輛插混。但到了2022年,新能源車中的插混比例增加到22%。2023年1-4月,這一數字繼續攀升至28%。特別是15萬-20萬元的價格帶,插混占比甚至已超50%。
可以預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插混與純電還將是“龍爭虎斗”的狀態。就算純電更符合碳排放的要求,插混終有一天會退出歷史舞臺,那也是后話了。無論如何,插混現在是風光無限好。
“雖然包括增程式在內的混動只是過渡技術,最終還是要邁向純電。但問題在于,誰又會知道距離混動技術淘汰還有多少年?起碼在續航里程、充電等問題還未完全解決的當下,它比純電車更受一些用戶的喜愛。”業內人士坦言。
來源:都市快報作者:記者 李偉偉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