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讀賣新聞》25日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話報道,日本軍方正在測試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鏈”衛星互聯網服務。如果性能得到肯定,日本計劃在2024年4月開始的下一財年在軍中全面使用“星鏈”網絡。
民用擴大至軍用
“星鏈”是spacex公司于2018年發射的下一代衛星網絡,旨在為全球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它由數千顆環繞近地軌道的小衛星組成。截至今年5月,“星鏈”已有超過4000顆衛星在軌,未來計劃擴展至4.2萬顆。在俄烏沖突中,烏克蘭軍方使用的通信網絡正是“星鏈”。
【資料圖】
據日媒報道,日本防衛省今年3月與提供“星鏈”服務的代理商簽署合約,將天線等通訊器材發放至陸海空自衛隊,在基地和駐屯地等10多處被“星鏈”服務所覆蓋的地區檢測通訊性能。如果性能得到肯定,日本計劃在2024年4月開始的下一財年在軍中全面使用“星鏈”網絡。
事實上,早在2021年9月,日本電信公司kddi就與近地軌道運營商簽署了一份合同,通過美國公司的衛星為日本偏遠島嶼和山區提供高速互聯網連接。2022年10月,spacex公司創始人馬斯克證實,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使用“星鏈”服務的國家。但總體上看,那時“星鏈”通信技術仍主要集中在民用領域。
而今,如果“星鏈”服務在日本自衛隊中被廣泛運用,將標志著這項技術被擴展至軍用范圍。
目前,日本自主研制的x波段通信衛星在地球同步軌道運行。如果采用“星鏈”,將標志著日本自衛隊首次在近地軌道上使用國外私營衛星。
使用“星鏈”的好處在于:能夠減少單個通信衛星出現故障引發的通訊癱瘓風險——“星鏈”由多枚小型衛星構成“星座”,即使其中一些衛星出現故障或遭到破壞,它仍能持續運作。
拿中俄說事
在《讀賣新聞》爆出自衛隊測試“星鏈”消息的同時,報道還為日方使用這項服務找到了借口——鑒于“中俄正在加強攻擊衛星的能力”。
按照日本媒體的說法,俄烏戰場上,烏軍遭到俄軍攻擊導致通訊障礙,但“星鏈”依然能提供通訊支援。報道認為,中國、俄羅斯擁有從地面干擾他國衛星無線電波的裝置,日本使用“星鏈”服務能確保通訊服務不受影響。
觀察人士認為,近年來美西方多次渲染中俄所謂“太空威脅”。美太空軍司令部司令2021年5月時就曾宣稱,中俄已研發足以癱瘓或摧毀美國衛星的武器,中國的外空能力對美構成緊迫威脅。
對此,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譚克非曾表示,此類言論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將觀點當作事實、把臆想當作結論。其真實目的,無非是先樹立“假想敵”,再自扮“受害者”,為擴充太空軍備、謀求絕對優勢制造借口。
日美加強太空合作
外界注意到,當全世界的視線都聚焦于烏克蘭危機時,日本正在緊鑼密鼓地轉變其“專守防衛”的戰略方針。一個突出特點在于,加深與美國在太空技術、數據聯系、情報共享等領域的合作。
去年,日本防衛省計劃將太空和網絡作戰部隊合并為宇宙網絡防衛集團,推進軍事尖端科技和情報信息的整合。當時就有外媒分析稱,日本可能通過與美國合作開發類似“星鏈”的低軌衛星互聯網系統,增強自衛隊態勢感知和通信能力。
與此同時,日本軍方采用“星鏈”后,也可能加強與美國之間的數據聯系。去年,日本防衛省宣布加入美國主導的“印太海域態勢感知伙伴關系”框架,多國按照約定將共享衛星圖像數據。今年年初,日本又宣布加深與美國在太空領域的合作,美國將進一步保護日本的衛星安全。
日本政府還宣布,自2024年始分批次發射50顆小型情報衛星,建立日本自己的“偵查衛星集群”。這一被輿論稱為“日本版星鏈”的計劃,可用于搜集情報,也可用于追蹤中俄的高超音速武器。目前,日本自衛隊已與美軍成立了“日美共同情報分析組織”,加強雙方的太空監測能力。從用途上來看,“日本版星鏈”顯然已經超出了防衛的范疇。
有分析指出,在全球處于動蕩變革期的當下,日本對新一代衛星通信系統的希望是,能滿足自衛隊在配合美軍參與海外干預,或“周邊有事”時跨區調動部署,以及戰場展開時的即時通信急需。在此情況下,日本向美國尋求包括“星鏈”在內的衛星通信新手段,也就不足為奇了。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本文作者:張全
題圖來源:新華社 資料圖
圖片編輯:蘇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