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大學網網小航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湖北人的草根詩,湖北詩歌新星點燈)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相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漆宇勤
對小村黃昏的一次描述:
在亮與暗的爭奪中
黑暗終將勝利
這鄉村里的萬物終將被黑暗覆蓋
但有時也相反
在凌晨的時候……
今夜的天空依舊籠罩昨日的村莊
省略過所有與理性有關的詞語后
我一直想要印證清楚
今夜的星子
是不是比昨天更亮一些
或者相反,日漸陳舊……
作者:漆宇勤,1981年11月生,中國作協會員,魯迅文學院高研班結業,參加第35屆青春詩會。在各類刊物發表作品1300余篇次。出版個人作品集《靠山而居》等15部。
◎去長江
文/劉華
我在湖邊讀書,那里有成群的烏鴉,銀杏樹
一生開在海馬體中的櫻樹花
一次我乘火車去九江,看望長江——
就像一塊巨大的磁鐵,而我是一根鐵釘
我很快就回來了,一條駕駛渾濁的履帶
浩浩蕩蕩朝大海的東方
我不知道我究竟來尋找什么
在江邊站了一會兒,我翻墻去了火車軌道上
作者:劉華,江西蓮花人,現居浙江鞍山書院,著有詩集《恍若星辰,恍若塵埃》
◎棕樹
文/賴咸院
烏云在上,蟄伏在深山里的棕樹
一碧如洗,雨過三巡,很多的螞蟻把家搬到棕樹上
它們沿著一條棕枝做成的河流
繼續爬行著,棕葉用綠色向萬物問好
雨水和螞蟻相遇
去年留下的刀痕,一棵棕樹
沒來得及縫補,螞蟻鉆進去
雨水也鉆進去
遠處有人哭,他是一個迷路的孩子
他是向著棕樹而來
此刻,更遠處有人在喊叫
聲音模糊不清,棕樹在此,一言不發
他往自己傷口上摸
終于摸到了去年那把刀
已在身體里生銹
作者:賴咸院,江西萍鄉人,1988年12月出生,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于《詩刊》、《人民日報》、《綠風》、《牡丹》、《詩選刊》、《星星》、《創作評譚》等,作品入選多種文學選本,著有詩集《一個人安源》。
◎渡
文/梁鵬
從早晨游弋到傍晚
生命一路波濤
赤心裸體地手舞足蹈
從此到彼
同是兩岸夕陽
一湖黃昏
腳印在沙灘上潮來潮往
成敗與榮辱同樣容易消褪
刻骨銘心的歲月和生命的烙印
如滿河清輝
只在夜晚鋪灑冰涼的心
改變游弋的方式 卻不改變方向
渡 渡 渡
總不能停止揮動的手
總不能偃息冰涼卻跳動的心
總不能忘記將去何方
游弋本身就是生命
到不到都無所謂
只要相信彼岸存在
不忘記渡
作者:梁鵬,男,著有《梁鵬文集》,《梁鵬回憶錄》(1989-2019)人生四部曲(《成長》《體驗》《感悟》《成功》);《路(系列一)》,路(系列二),路(系列三),作品曾發表于:《詩刊》《星星詩刊》《青春詩歌》《廣西日報》《北京晚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江門文藝》《成都商報》《華西都市報》。寫作題材:詩歌,散文,小說,通訊,隨筆,評論,報告文學,散文詩。
◎沈公廟
文/春暖水
夏天只剩下一只蝴蝶
一座小廟
我淡去了村子,小徑,山崗
一個途經之人
淡去了化暑的清涼井水
有人的地方,住著民間的神仙
我淡去了人間
光芒萬丈啊
黃金的箭簇落在小野花花瓣上
夏天只剩下一只蹁躚的白蝴蝶
越過廟門,沒入田野
留下靜
和寂
作者:劉鑫,筆名春暖水,2003年正式寫詩,有作品發表于《詩刊》,《星星》,《詩選刊》,《中國詩歌》,《散文詩》,《創作評譚》,《敦煌詩刊》,《浙江詩人》等刊,及入選多種詩歌年度選本。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江西省作協會員。
◎力爭上游的魚
文/鐘敏超
暴雨來時
雨水便開始集結
當結成一支猛獸般的軍隊后
便開始發動戰爭
肆意侵略
為之惆悵的是
小時候
臨河而建的家
每年雨季都會遇到
這樣一群猛獸進攻
將莊稼、牲畜、甚至是房子掠走
留下的只有母親
無奈的再一次冒險
而童年時的我
卻喜歡這種日子
因為除了可以不用去上學
還可以在洪水退后
在流入河里的小溪口
抓回一條條
力爭上游的魚
作者:鐘敏超,江西萍鄉人,詩歌愛好者,從事路橋專業工作,現為《贛西文學》編委。
◎青藏高原
文/劉志如
那里,藍天照人,白云拂心
陽光是雪做的
歌聲在一垛垛草里
那里,土地上有青稞
桌上擺滿古突
風里一群群牛羊
那里,堆巴星像水一樣
雪頓節是一盅奶子
哈達飄一飄
黃河也飄了起來
作者:劉志如,江西萍鄉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贛西作家》詩歌主編,著有詩集《寫生島》。
◎沒有燈光的夜晚
文/嚴來斌
生活在日歷中安居樂業
一天似乎只是一頁白紙
燈光打在螞蟻的脊背上
蕩漾出無邊的漣漪
宛如月色稀薄的夜晚
小草的墓碑在生長
那些不易察覺的心跳
都是春日雨水的吶喊
窗臺是風鈴的帽子
超級大月亮的新聞被
連日的烏云無情刪除
蚊子把守夜人的夢叮醒
準備了一宿的器材
還給頹喪的單肩包
一生向往極致構圖的人
悲傷很小,像一只螞蟻
作者:嚴來斌,1998年生,南康作協理事,贛西文學學會會員。作品見《中國青年作家報》《江西工人報》《萍鄉日報》《贛南日報》《湖州晚報》《美塑》《讀者(原創版)》《青年文摘》《富川文藝》《詩詞月刊》《仙女湖(江西卷)》等。
◎采茶
文/張艷琴
微風越來越溫暖的時候
陽光下的那塊翡翠
鋪滿了整個春天
明媚了一年又一年
梯田上,參差不齊的光影
律動一行行碧波,涌向藍天
采茶女的指尖
摘下晴翠,一瓣一瓣
抽出葉芽的時間
不管晨昏,茶香飄逸的人家
茶幾潔凈,茶霧裊裊
氤氳的詩句
總是那么淡雅,那么清新
飛來一陣山歌
嫩芽與汗水裝滿只只籮筐
帶著沙啞唱出的味道
透出成熟的喜悅
歷經歲月的花朵,次第綻放
在眼角,在臉龐
默默點綴這片綠色
作者:張艷琴,筆名若綿、冰靈,文學愛好者,詩觀:唯美、情真。
◎父親的眼鏡
文/紫藤晴兒
我再次看到它時,已有一年多父親沒有戴過了
它是父親病重時放在抽屜里的
鏡片光亮如新
他戴過幾次也不會發覺有什么印痕
眼鏡還在這里以沉默寫著明亮
時間在不停地兌換著新的空氣
父親不去回應著一雙眼鏡曾經的世界
只有眼鏡以它的透明向我滾落
疼痛
擴大或縮小著像距
我把抽屜輕輕地關上
也把我的疼關緊一些
作者:紫藤晴兒,原名張楠。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參加中國網絡詩人第二屆高研班,參加山東省第十七屆(詩人)青年作家高研班。作品見于《詩刊》《詩選刊》《詩歌月刊》《綠風詩刊》《星星詩刊》等,著有詩集《返回鏡中》。
◎碧潭舊影猶少年
文/初六
撿一潭湖水,月下獨酌
春蜜才釀成了櫻花酒
醉,便對影成三
晚風,由南方,搖搖的來
腳步輕輕,拂著發際
柳絮附在波紋上,由南向北
伸展
最后擁擠在半彎沼澤
和腐朽敗葉一起
白鷺呢,伸著懶腰
翅膀張開,煽動空氣
月光下,像流動的霓裳
影子里,淤泥掩埋了裸紅色的腳爪
這時候
必定有吹笛的少年
著白衣春衫,從林間走來
笛聲悠悠,吹皺了湖水
芳心向春深處蕩漾
少年秋水似的眼眸
只眺向遠方
看不見近處的風景
而我知道
往事如煙,落紅如雨,
夜冷,醒來已是黎明
作者:初六,本名何春陽,江西萍鄉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萍鄉女子詩社社長,愛好文學。間有作品發表于全國各類紙刊和網絡平臺。
◎行走的陽光
文/梅飛雨
1、
春天是多么美好的愿景
桃花,杏花,還有武漢的櫻花
此時,它們正被陽光溫暖著,看不見傷
2、
她們曾經被春水驚起,與弱水為鄰
她們曾經與逆行者為伍
寫下最驚艷的句子,青山一道同云雨
3、
天涯和咫尺,漢江水潺潺
那一場霧霾剛好退避,紙上還有愛情的悲咽
4、
云來云往,誰去誰在
截留陽光的暖子,頓足在春風的路口
寫著蒼生的故事
作者:梅飛雨。內蒙古人,中國詩歌學會會員,現為《贛西文學》編委。有著名詩人桑恒昌,劉筱共同主編六人詩集《與梅供香》
本文就為大家講解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