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流溪河碧道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段,山、水、田、灘、館構建和美畫面。
昨日,記者從廣州市從化區獲悉,流溪河碧道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段日前亮相,山、水、田、灘、館構建和美畫面。
行走在從化流溪河碧道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段,沿途風光旖旎,悠悠碧波與蔥蔥花木交相輝映。在這里,綠草紅花、低空飛翔的白鷺清晰可見,美不勝收,碧道與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有機融合、和諧共生。
流溪河碧道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段以英豪學校為起點,至塘料總灌渠現有水閘,總長約1.6公里,銜接周邊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文沁閣)、從都國際莊園、碧水灣溫泉度假區、塘料攔河壩等文旅資源,融入流溪河碧道體系,形成連續貫通的碧道游徑系統,打造生態休閑的鄉野型碧道。其中,英豪學校至塘料總灌渠現有水聞段位于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南部河灣,沿途有“山、水、田、灘、館”,屬于流溪河上游180度全景灣,一幅“鳳凰山下、流溪河畔、稻花香里”的山水圖卷呈現眼前。
此河段生態環境優良,為準水源保護區,水質Ⅱ類,中上游流域建有國家級光倒刺鲃水產資源保護區和從化區級唐魚自然保護區,碧道的建成與流溪河兩岸生態岸線融合,形成碧水清流、魚翔淺底的生態流溪。此段碧道的設計配合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風格,充分挖掘周邊的歷史和文化,結合現有設施設備,通過水力發電站和水稻種植科普、灌渠精神介紹等方式展示沿線文化特色。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衛康 通訊員陳寶怡、鄺健華攝影報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