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25日舉行的2018高通中國技術與合作峰會上,這家芯片大鱷聯合中國多家手機商推出5G領航計劃,預計最早于2019年推出5G手機。
通過這一計劃,高通期望能為中國廠商提供開發頂級和全球5G商用終端所需的平臺。除了共同探索5G,高通也拋出橄欖枝,稱與中國小伙伴們還將專注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變革。
目前加入這一陣營的中國手機廠商有聯想、OPPO、vivo、小米、中興通訊以及聞泰科技。中國一線手機品牌,除了華為,都到場了。有網友調侃,高通組的這個“局”請來了中國手機圈的半壁江山。
目前全球5G正在駛入快車道,今年夏天,5G標準將正式落定。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消息,目前我國已經進入5G第三階段的測試。
在全球,一些跑得快的運營商今年將率先啟動5G的預商用。根據此前的經驗,手機終端向來是商用的最大瓶頸,各大手機廠商都在積極跟進。
引人關注的是,昨日聯想、OPPO、vivo和小米分別與高通簽署了射頻前端解決方案跨年度采購諒解備忘錄。這四家公司表示,有意向在三年內向高通采購價值總計不低于20億美元射頻前端部件,這將是5G手機的重要部分。
根據高通開展的5G消費者調查,60%中國受訪者有意愿在5G手機上市后購買。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研究,2017年全球十大智能手機廠商中有七家是中國廠商。中國手機廠商正在5G的商用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相關新聞
高通“專賣”蘋果吃罰單
向蘋果公司支付數十億美元壟斷其訂單
北京晨報訊(記者焦立坤)等待高通的不只是巨額訂單的好消息,還有天價罰單的壞消息。
歐盟委員會昨日表示,高通通過限制市場競爭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違反歐盟反壟斷法,歐盟決定對其罰款9.97億歐元(約合12.3億美元)。對此,高通表示將提出上訴。
歐盟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說,調查顯示,在2011年到2016年期間,高通公司向其重要客戶蘋果公司支付數十億美元,條件是蘋果只能用高通芯片生產其所有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歐盟委員會負責競爭事務的委員瑪格麗特⋅韋斯塔格說,這意味著無論競爭對手的產品多么優秀,都無法在這個市場與高通有效競爭。高通公司的行為限制了消費者的選擇,阻礙了這一領域的技術創新,違反了歐盟的反壟斷法。
近幾年,高通吃了不少罰單。如果算上歐盟、中國、中國臺灣地區、韓國的罰款,高通在世界各地已經遭遇了將近40億美元的罰單。
最近的一則罰單來自臺灣。去年10月,臺灣裁定高通在基帶處理器領域存在濫用市場優勢地位的舉動,對高通開出大約8億美元的罰單。本周一是高通向臺灣反壟斷部門支付罰金的最后截止期限,據稱高通提出“分期支付”的申請,最終獲得了“月供”罰款的待遇。
■鏈接
博通擬惡意收購高通
中國手機商這么說……
盡管高通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芯片廠商,但是它最近被另外一家半導體公司博通盯上了,后者正在向前者發動惡意收購。在昨日的2018高通中國技術與合作峰會上,OPPO、vivo、小米、中興通訊等高管力挺高通,表示不喜歡被收購后帶來的不確定性。
OPPO公司CEO陳明永表示,OPPO跟高通有近十年的合作,很欣賞高通技術驅動的創新風格。而博通收購高通后未免有壟斷的嫌疑,對行業和消費者未必是個福音。
“對企業和個人來說比較厭惡不確定性,跟高通合作這么多年,是兄弟式的戰略合作,結果是非常好的,不希望變化,變化就帶來不確定。”vivo公司CEO沈煒表示,一個企業要支撐走得更遠,不僅是技術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企業文化。
小米總裁林斌更是全力支持高通。在他看來,一旦高通被收購最擔心的是未來還有沒有劃時代的產品。高通是小米的戰略股東。
中興通訊終端事業部CEO程立新也認為,博通的收購行動未必會成功,但會給高通帶來前進的動力。
去年11月,博通公司宣布計劃以每股70美元收購高通,收購總價約為1000億美元。但這一收購遭遇高通抵制。目前博通已經采取措施試圖繼續收購,并向高通董事會施壓。
1月23日,高通公司在近日向股東發布的一封信中稱,博通公司的惡意收購存在監管程序問題,將不會為公司帶來長期價值,呼吁股東對博通收購進行集體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