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你們真的分得清自閉癥和抑郁癥嗎?你們注意過小孩子們的心理嗎?
關于自閉癥有幾個重要的常識:一是患病率高。美國疾控中心2012年的數據顯示,每88個美國兒童中就有一個患有自閉癥,超過患糖尿病、艾滋病、腦癱、唐氏綜合征等的兒童總和。而關于抑郁癥,據相關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在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有抑郁癥;每年有80萬人因自殺死亡,大約每40秒就有一人選擇輕生。但全球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在許多國家中僅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療。可見自閉癥患者和抑郁癥的數量比較龐大,應當引起政府、社會的足夠重視。
自閉癥和抑郁癥是什么?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兩個概念,自閉癥和抑郁癥到底是什么?
自閉癥
自閉癥,又稱兒童孤獨癥、孤獨癥、孤獨性障礙等,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用來說明曾為一般人士但卻突然無法再與他人溝通且具有極端孤立的成人精神分裂癥患者。在《DSM-IV-TR》中將PDD分為5種:孤獨性障礙、Retts綜合癥、童年瓦解性障礙、Asperger綜合癥和未特定的PDD。其中,孤獨性障礙與Asperger綜合癥較為常見。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抑郁癥
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郁,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復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
自閉癥和抑郁癥的臨床表現
其次,我們再來看一下二者的臨床表現,自閉癥和抑郁癥有什么區別呢?
自閉癥臨床表現
1.語言障礙
語言與交流障礙是孤獨癥的重要癥狀,是大多數兒童就診的主要原因。語言與交流障礙可以表現為多種形式,多數孤獨癥兒童有語言發育延遲或障礙,通常在兩歲和三歲時仍然不會說話,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后出現語言倒退,在2~3歲以前有表達性語言,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少,甚至完全喪失,終身沉默不語或在極少數情況下使用有限的語言。他們對語言的感受和表達運用能力均存在某種程度的障礙。
2.社會交往障礙
患者不能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年幼時即表現出與別人無目光對視,表情貧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擁抱、愛撫的表情或姿態,也無享受到愛撫時的愉快表情,甚至對父母和別人的擁抱、愛撫予以拒絕。分不清親疏關系,對待親人與對待其他人都是同樣的態度。不能與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戀關系,患者與同齡兒童之間難以建立正常的伙伴關系,例如,在幼兒園多獨處,不喜歡與同伴一起玩耍;看見一些兒童在一起興致勃勃地做游戲時,沒有去觀看的興趣或去參與的愿望。
3.興趣范圍狹窄和刻板的行為模式
患者對于正常兒童所熱衷的游戲、玩具都不感興趣,而喜歡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個瓶蓋,或觀察轉動的電風扇等,并且可以持續數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而沒有厭倦感。對玩具的主要特征不感興趣,卻十分關注非主要特征:患者固執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動程序不變,如上床睡覺的時間、所蓋的被子都要保持不變,外出時要走相同的路線等。若這些活動被制止或行為模式被改變,患者會表示出明顯的不愉快和焦慮情緒,甚至出現反抗行為。患者可有重復刻板動作,如反復拍手、轉圈、用舌舔墻壁、跺腳等。
4.智能障礙
在孤獨癥兒童中,智力水平表現很不一致,少數患者在正常范圍,大多數患者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國內外研究表明,對孤獨癥兒童進行智力測驗,發現50%左右的孤獨癥兒童為中度以上的智力缺陷(智商小于50),25%為輕度智力缺陷(智商為50~69),25%智力在正常(智商大于70),智力正常的被稱為高功能孤獨癥。
抑郁癥臨床表現
抑郁癥可以表現為單次或反復多次的抑郁發作,以下是抑郁發作的主要表現。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觀。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律變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礎上,患者會出現自我評價降低,產生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常伴有自責自罪,嚴重者出現罪惡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現幻覺。
2.思維遲緩
患者思維聯想速度緩慢,反應遲鈍,思路閉塞,自覺“腦子好像是生了銹的機器”,“腦子像涂了一層糨糊一樣”。臨床上可見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對答困難,嚴重者交流無法順利進行。
3.意志活動減退
患者意志活動呈顯著持久的抑制。臨床表現行為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圍人接觸交往,常獨坐一旁,或整日臥床,閉門獨居、疏遠親友、回避社交。嚴重時連吃、喝等生理需要和個人衛生都不顧,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甚至發展為不語、不動、不食,稱為“抑郁性木僵”,但仔細精神檢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緒。伴有焦慮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頓足或踱來踱去等癥狀。嚴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極自殺的觀念或行為。
4.認知功能損害
研究認為抑郁癥患者存在認知功能損害。主要表現為近事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警覺性增高、抽象思維能力差、學習困難、語言流暢性差、空間知覺、眼手協調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減退。認知功能損害導致患者社會功能障礙,而且影響患者遠期預后。
5.軀體癥狀
主要有睡眠障礙、乏力、食欲減退、體重下降、便秘、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減退、陽痿、閉經等。軀體不適的體訴可涉及各臟器,如惡心、嘔吐、心慌、胸悶、出汗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癥狀也較常見。病前軀體疾病的主訴通常加重。睡眠障礙主要表現為早醒,一般比平時早醒2~3小時,醒后不能再入睡,這對抑郁發作具有特征性意義。有的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不深;少數患者表現為睡眠過多。體重減輕與食欲減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數患者可出現食欲增強、體重增加。
現在,媽媽們分清自閉癥和抑郁癥了嗎?倘若你的寶寶有些異常,請不要覺得他們沒事而忽略。愿我們能多給寶寶們些心靈上的關愛,也希望寶寶們健康成長。
目前懷孕的媽媽是可以通過脆性X篩檢查,檢測出胎兒是否有患自閉癥的風險。為了寶寶的健康著想,可以提早進行基因檢測,降低寶寶患病風險。達雅高生物科技基因檢測所,是香港最具領導地位的基因檢測公司之一的“達雅高化驗所”,一直致力于科學先進的分子診斷研究事業,是眾多DNA產前檢查需求人群的首選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