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 投稿

    廊坊新聞網-主流媒體,廊坊城市門戶

    滄州市委、市政府決定2018年實施18項民心工程

    2018-02-24 18:28:37 來源: 吉林日報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河北省委九屆六次全會和滄州市委九屆三次全會部署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增加人民群眾看得見、得實惠、見效快的民生有效供給,滄州市委、市政府決定2018年實施18項民心工程。

    據悉,這18項民心工程包括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運動休閑城市建設、冬季清潔取暖、城鄉特困人員救助及社區和居家養老、學前教育普及和中小學校舍提升、就業和再就業、老舊小區改造及公用設施建設、環衛市場化管理、城鄉廁所改造、道路交通建設、交通秩序整治、城區便民菜市場建設、公園綠地建設、公共文化服務、公立醫院改革、食品藥品安全、政務服務便民。

    1.棚戶區改造:按照城市建設需求,強力推進中心城區14個棚改重點項目建設;市、縣兩級政府簽訂目標責任書,落實縣(市、區)政府主體責任,壓實目標任務,按照省定時間節點,強力推動任務落實,確保完成省下達8000套棚戶區改造任務;多渠道籌措棚改資金,采取政府購買棚改服務方式,爭取國開行、農發行貸款支持。

    2.農村危房改造:積極謀劃1200戶的改造任務,確保下半年全部開工;嚴格確定改造對象,限定在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分散供養特困戶、貧困殘疾人戶四類農戶,規范審核程序,把好準入關;確保質量安全,落實技術人員包村包戶制度,幫助農戶制定改造方案,對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屋面等重要部位開展現場技術指導和檢查;農村危房改造完成后,按照基本建設要求及時組織竣工驗收,確保質量安全。

    3.運動休閑城市建設:全力抓好體育健身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氣膜網球館、氣膜滑冰館、滄州體育運動學校綜合訓練館、滄州少兒體校綜合訓練館等四座市級體育館,高標準打造大運河體育休閑帶,全市新建改造體育設施93處,新增體育場地面積71萬平方米,為500個行政村配備體育健身設施;辦好第十屆中國•滄州國際武術節以及一系列體育賽事,活化全民體育健身活動形式,積極營造建設運動休閑城市的社會氛圍。

    4.冬季清潔取暖:多渠道拓展氣源,多方式籌措補助資金,按照“重點支持成片連方改造、優先考慮氣代煤結轉工程、盡力增加電代煤比重”的原則,2018年全市計劃安排氣、電代煤11.7萬戶(氣代煤10.2萬戶、電代煤1.5萬戶),持續不斷改善大氣質量。

    5.城鄉特困人員救助及社區和居家養老:進一步深化農業低保精準認定精準核查機制改革,加快推進低保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比對系統建設,實現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大力提高城鄉低保標準,2018年城鄉低保標準不低于7440元/人/年和4200元/人/年;落實特困供養人員救助政策,完善特困人員認定工作機制,提高特困供養人員救助標準,2018年特困供養人員救助標準不低于城鄉低保標準的1.3倍,確保應救盡救、應養盡養。鼓勵社會資本興辦養老機構,基本符合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標準的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設施覆蓋80%的城市街道;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綜合養老服務信息平臺服務能力。

    6.學前教育普及和中小學校舍提升:將2018年確定為學前教育攻堅年,以實施《滄州市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為主要抓手,大力發展公辦園,從硬件、師資等各方面改善公辦園的辦園條件,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7%;鼓勵、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建設和發展,著力提高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大力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新建、改擴建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校舍面積12萬平方米。

    7.就業和再就業:全面落實就業創業三年行動計劃,不斷完善就業培訓體系,2018年計劃完成城鎮新增就業6萬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9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0.7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8萬人,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下;堅持多渠道開展創業培訓,全年開展各類培訓5.8萬人次,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專項培養,全年培訓職業農民3000人,省級示范性眾創空間或孵化基地達到3家以上;提升就業創業服務工作水平,全年開展各類招聘服務活動不少于500場,適時組織滄州市第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

    8.老舊小區改造及公用設施建設:投資3億元,分三年對中心城區400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2018年先行改造200個,新華區、運河區各100個,重點實施道路硬化、亮化、綠化及消防等老舊設施改造,加強社區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打造亮點小區,提升城市品位;提升公用設施服務保障能力,改造中心城區老舊供水管網、燃氣管網、供熱管網8公里以上。

    9.環衛市場化管理:實現滄州市區(三條高速公路圍合區內)環衛工作市場化,全面提升城市清潔水平,市區主次干道全部按照一級道路標準進行保潔,市區清掃保潔機械化率達到100%,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將市區內未接管的無物業小區、背街小巷、村莊以及三條高速公路圍合區內的國省干道、鄉鎮、村莊全部納入市場化范圍;實施垃圾分類處理,加強100余座垃圾中轉站的運行維護管理等服務,日收集清運滄州市區(三條高速公路圍合區內)生活垃圾約650噸;統籌推進中心城區和縣城(建成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10.城鄉廁所改造:實施中心城區廁所改造工程,投資1950萬元新建續建公廁20座、生活垃圾收集站3座,改造收集站5座;按省要求完成農村廁所改造任務目標;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143座。

    11.道路交通建設:推進滄州市大外環、任滄港快速路項目前期工作,續建、新開工國省干線公路382公里,年內交工通車151公里;邯港高速公路滄州段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加快推進曲港高速滄州段、京滬高速滄州北延至冀津界段前期工作;投資4.8億元,完成農村公路新改建500公里,橋梁改造61座;著眼中心城區東西部城區均衡發展,打通斷頭路,完善路網框架,實施饒安大道、永樂大道、緯四路及交通南大街等15個新建、改造項目。

    12.交通秩序整治:以“路網擴能、路口增效、路段提速”為目標,進一步提升交通管理現代化水平,有效治理交通擁堵問題,營造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狠抓路面聯勤聯動和嚴管執法,推行公安、城管、交通部門和公安機關內部警種的“五捆綁、一承包”聯勤聯動勤務模式,主干公路機動車交通守法率達到85%以上,城區主干路機動車交通守法率達到90%以上,城區主要路口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守法率達到95%以上;狠抓交通組織優化和結構改善,加大路口、路段、區域交通組織的調整、優化力度,積極構建以公共交通為主導的交通出行結構,實現道路通行能力的最大化,城區交通安全管理設施規范設置率達到90%以上;狠抓交管科技裝備建設和應用,充分發揮交通科技裝備和情報信息的先導作用;狠抓警務效能優化和提升,暢通民意反饋渠道;狠抓事故預防和隱患整改,深入排查、整改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全面完成五類重點車輛清零任務,大力整改國省道沿線49處農村集市占道經營問題,全力消除交通安全隱患。

    13.城區便民菜市場建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對已建成的11家菜市場全部進行升級改造,篩選5至6家基礎條件好、具備全面改造提升條件的菜市場作為升級改造重點,高標準完善提升菜市場設備設施功能,美化亮化菜市場經營環境;對列入征遷范圍、基礎條件較差的其它菜市場,按照消防安全標準進行改造,消除安全隱患;建設育紅東路、十三中等2至3家臨時菜市場,解決重點馬路市場問題。

    14.公園綠地建設:以鞏固國家園林城市成果為基礎,努力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新建名人植物園(二期)、名著游園,實施朝陽南路(黃河路—九河路)、浮陽中路及人民公園動物區改造提升等13個公園綠地項目,計劃總投資7376.64萬元,新增綠地面積21.8萬平方米;實施大運河生態公園一期項目建設工程,打造中國大運河文化重要承載地、河北省城市生態休閑走廊示范區、滄州市城市重要標志。

    15.公共文化服務:高標準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市、縣、鄉、村普遍達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五個有”標準;積極打造“文化干細胞”培育工程,重點扶持首批50個“文化干細胞”,激活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活力,確保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建設25個文化共享工程專題資源“進村入戶”服務點和5個貧困地區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提檔升級鄉鎮服務點。實施基層文化隊伍培訓計劃,全年文化隊伍培訓達到1000人次以上。開展“六進”活動演出,全年“六進”演出場次達到1000場以上。

    16.公立醫院改革: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試點工作,探索公立醫院管理機制和治理體系改革;啟動新一輪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明確并量化控費指標,初步建立公立醫院費用監測體系,定期公示主要監測指標,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推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進按病種收費改革,擴大臨床路徑范圍;全面加強醫聯體建設,促進分級診療工作落地生根,全市40%以上的縣建立醫共體,擇優培樹1至3個縣級醫共體典型;擴大???專病)聯盟,形成1至3個區域特色??浦行?。

    17.食品藥品安全:圍繞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工作,對全市695家食品生產獲證企業實施分級監管,全面推進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白酒、乳制品等四類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在全市范圍內爭創10個食品放心肉蛋超市、14個食品銷售示范單位、10個食用農產品示范市場、8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全面開展餐飲服務質量提升工程,力爭年底前全市持證餐飲單位全部達到清潔廚房標準;加強風險管理,完善藥品監管信息集成研判制度,深入開展藥品單品種風險分析和藥品生產企業量化分組評定工作;強化日常監管、專項檢查、跟蹤檢查,對轄區內藥品生產企業日常監管覆蓋率達到100%。

    18.政務服務便民:推進行政事項劃轉,實現一個窗口流轉、車間式流水線閉環式審批,提升行政審批質量和效率;著力構建便捷的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完善網上受理、審批、公示、查詢、投訴等功能,通過辦事大廳、電腦端、手機端等申請、辦理各類事項,實現“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形成網上服務與實體大廳、線上與線下功能互補、相輔相成的政務服務新模式;結合“四級服務”全覆蓋,不斷創新優化辦理流程,力爭全流程網上辦理和“最多跑一次”辦理的事項比例不低于40%。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亚洲第一永久在线观看|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亚洲毛片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不卡青青草原| 亚洲av日韩av无码| 91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人成免费网站|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亚洲图片激情小说| xxx毛茸茸的亚洲|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亚洲XX00视频|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亚洲性天天干天天摸|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