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大廠回族自治縣大廠鎮小廠村,廊坊市人社局工作人員正在給村民采集認證人臉識別信息。只見他拿起手機,打開“看看社保”認證軟件,對著村民的身份證一掃,村民的身份信息就自動錄入了系統。接著,工作人員把手機攝像頭對準村民的臉部,輕輕一按,人臉識別信息采集工作就完成了。
工作人員介紹,在手機上下載一款“看看社保”認證軟件,注冊,登錄,進入“首頁”,選擇“社保采集”,把采集到的身份證信息、參保信息、人臉信息提交至人社部門的后臺,經人社部門審核通過后,選擇“社保認證”,填寫個人信息、參保信息,進行視頻認證,人臉識別認證就完成了。
據介紹,廊坊市扎實推進全市城鄉養老保險各項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市參保人員達到218.24萬人,領取待遇人員61.94萬人,參保率達99.28%。今年,廊坊市人社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管理中心全面加快信息化建設,在全市范圍內推廣人臉識別智能化認證模式,解決了長期以來領取待遇人員只能到指定地點或機構認證的繁瑣做法,使得這部分人員足不出戶即能完成認證。
“有了人臉識別認證,參保人即使不去現場,也能通過手機遠程識別辦理。這樣既可讓當事人少跑腿,又能防止冒領養老金行為的發生。”廊坊市人社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中心主任劉萬波介紹,人臉識別技術使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員的驗證工作實現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大幅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認證以后,用戶只需要一款智能手機,就可以實現身份信息的驗證,同時進一步規范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程序,更加有效地確保社保基金安全。
“目前大廠已完成53個村1.2萬人的信息采集認證,剩余2.6萬余人將于今年3月底完成。到今年底,人臉識別智能化認證將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廣。”劉萬波介紹,此次人臉識別采集認證有三種方式。除了現場采集認證,針對行動不便的群眾,由協辦員帶技術人員上門進行人臉信息采集認證;在外居住人員,由協辦員聯系本人或家屬,指導使用手機完成信息采集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