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當下的任何行業來說,日趨激烈的競爭已經成為新常態,但是所有的競爭都必須是在合乎相關法律法規和商業道德的前提下,如果采用不正當的方式去競爭,則勢必遭到同行及消費者的唾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最近海風教育對某教育機構的名譽權天價索賠1000萬,就是其中的一例。
事件起因:某教育機構涉及侵害海風教育商標權
創立于2010年4月海風教育,經過七年的發展后,逐漸成為國內自主招行業中的領導品牌,可是他們還沒有來得及高興一下,就遇上了商標權受到損害的煩惱。
侵害他們商標名譽權的也是一家教育類公司,利用海風教育在廣大家長和學子中的影響力,抓住家長們在孩子升學中的急迫心情,進行虛假宣傳,以獲取不正當利益。
對此,海風教育的內部人士指出,現在海風這兩個字已經成為海風教育寶貴的無形資產,任何未經許可就擅自使用的相關單位和個人,都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也包括經濟賠償。
事件進展:海風教育將索賠1000萬
針對于對方的侵權行為,海風教育公關總監皮世明在接受媒體采訪中表示,"對于具體賠償金額,不太了解法務那邊情況。不過,對于這種惡性侵權行為,索賠1000萬都不多"。
最終海風教育確定索賠1000萬,畢竟海風教育在經過7年的發展后,現在已經成為擁有超過一萬師資力量的教育機構,輔導的學生也超過數百萬,可見它在家長們當中積累了足夠良好的口碑。
原本借著這么好的口碑,海風教育可以迎來一個更好的發展紅利期,可是現在由于發生這樣的商標侵權行為,海風教育如果不及時應對的話,將鼓勵更多公司和個人去侵犯損害海風教育商標權,最終損害的將是廣大學長和學子們的利益。
事件觀察:海風教育個案警示國內教育培訓市場需進一步規范
從所周知,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生活的逐步實現,人們對線上教育的需求進一步擴大,這也讓線上教育得到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會,有望成為下一個投資風口。
但是隨著線上教育行業發展的迅猛,不可避免的也帶來了魚龍混雜的現象,各種造假侵權層出不窮,此次對海風教育的商標侵權,就是這種現象的集中體現。
海風教育作為現在國內線上教育的龍頭企業,有義務為全行業"清理門戶",促進整個線上教育行業的有序發展,讓更多遵守商業道德的企業切實得到利益,讓那些破壞競爭秩序的企業得到應的經濟懲罰,這才是作為行業領導者應有的擔當和責任感。
海風教育的此次索賠,更多希望能通過此事引起業內的警醒,同時警告行業投機者,與其費盡心思搞歪門斜道,不如沉下心來踏踏實實練好內功,幫助更多學子實現夢想,讓更多家長得償所愿,這才是市場競爭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