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銹的風燈、斑駁的平柜、破舊的農具、泛黃的地契……在石家莊鹿泉區東辛莊村村史館內,一件件富有鄉村特色和泥土氣息的老物件勾起不少人的回憶。如今,建村史館在鹿泉區已不是新鮮事,不少村莊都通過建設村史館、修村志等方式,傳承優秀村風、家風,讓鄉愁文化得以延續。
東辛莊村村史館是用村里一處空閑大院建成的,占地500多平方米,展室面積150多平方米。步入村史館,各展區分門別類地擺放著一件件舊物件,有石磨、碾子、驢牛套、獨輪土車、紡車、織布機等農家生產、生活用品,還有記錄社會發展和村莊歷史的老照片、糧票、地契等,每一件藏品都能讓人回憶起幾十年前的日子,讓人忍不住駐足細細品味。
與東辛莊村一樣,鹿泉區山后張莊村也建設了村史館,占地約100平方米的村史館通過隸屬沿革、農業發展時期、農田水利建設、革命傳統等板塊全面展示了村莊的發展過程。“建村史館不僅政府支持,村民們也非常支持,大家都為村史館建設出謀劃策,不少村民還自發捐出了壓箱底的‘寶貝’。”負責村史館維護工作的韓建書說。
截至目前,鹿泉區上寨、鄭莊、北薛莊等66個村的村史館已經建成,還有一些村的村史館正在建設中。“建村史館是為了傳承和保護歷史文化,把當地群眾曾經的生產、生活歷史展示給后人。在這里,老年人能尋找到過去的記憶,年輕人能感受到先輩的付出,讓優秀的村風、家風得以傳承,讓地域特色文化得以弘揚。”鹿泉區史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齊海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