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日前從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獲悉,近年來,班瑪縣持續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從細處著手,從保護一脈青山、一泓清水、一片土地開始,扎實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提升生態環境管理精細化水平。
為生態環境保護建立責任清單是班瑪縣守護綠水青山的決心,也是班瑪縣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鮮活樣本。為此,班瑪縣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保駕護航,制定了《班瑪縣縣級有關部門和單位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明確了縣級各部門的環保職責,為縣政府、部門和企業等履行各項環保職責奠定了基礎。
班瑪縣堅定不移開展“護天、綠水、凈土、清潔、綠化”五大行動,扎實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累計投資2200萬元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場1座、投資1550萬元新建垃圾焚燒爐21座,覆蓋班瑪縣八鄉一鎮,生活垃圾填埋場通過省級“無害化”評定,投資8775萬元完成“煤改電”清潔能源項目6個。
在開展綠水行動上,班瑪縣深入實施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專項整治行動,賽來塘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II類以上,累計投入2.34億元,實施中小河流治理48.64公里、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9個鄉鎮1387口機井,全面解決32個村3459戶13348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農村集中供水率達95%以上。三級河湖名錄和河(湖)長體系全面建立,“一河(湖)一策”深入實施,河暢、湖潔、水清、岸綠的生動畫面正徐徐展開。
在開展凈土行動上,治理黑土灘1.47萬公頃,有效保護水土流失面積9620公頃。高質量完成“二污普查”,污染防治“三大戰役”效果明顯,主要污染物指標大幅下降。取締無證沙場41家,完善整合沙場5家,上交礦權出讓金350萬元,亂采濫挖現象得到根治。
此外,紅軍溝革命遺址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批成為首批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建設試點。班瑪縣整合優化自然保護地2個,濕地保護修復、岷江流域生態修復等工程深入實施,國土綠化三年行動扎實有效,水土資源保持功能持續增強。石羊、山羊、麝、蘇門羚等野生動物數量大增,拍攝到的黃喉貂在第30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獲得電視消息三等獎。
河流蜿蜒,水色晶瑩,映照出班瑪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堅定決心。山水一色,綠意層疊,見證了班瑪將“綠水青山”作為“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班瑪縣將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動實現更有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班瑪實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