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27日報道《日本經濟新聞》6月26日發表題為《關于日本汽車難以忽視的真相》的文章,作者是該報高級評論員西條都夫。全文摘編如下:
“對中國本土品牌超出預想的發展產生了危機感,”時隔3年半于今年春天再次前往中國的日產汽車公司社長內田誠說,“首先,行駛、轉彎、剎車的基本性能大幅提高。方向盤很靈活,轉彎的時候也不會覺得輕飄飄的?!彼硎荆耙徽f到中國車就覺得不過如此”的傳統觀念已經不適用了。
(資料圖)
另一點是電動汽車(EV)的普及。在大城市的道路上,從小型汽車到運動型多用途汽車(SUV),各類電動汽車比比皆是,充電基礎設施也很常見?!跋M者可以接觸電動汽車的機會非常多?!?/p>
熟悉中國市場的專家指出:“年輕一代選擇電動汽車的人很多?,F在開燃油車就像在智能手機時代使用翻蓋手機一樣?!?/p>
對中國的變化感到恐慌的不僅僅是內田。豐田汽車公司執行副總裁中島裕樹4月參觀了上海車展。他說:“選擇電動汽車已經是理所當然的了。而且,汽車‘智能化’部分的競爭非常激烈?!北咎锕旧玳L三部敏宏也承認誤判了形勢,稱“電動汽車化的浪潮比預想的要快”。
雖然電動汽車的發展有中國政府支持的因素,但原因也不止于此。承擔風險進行挑戰的態度,以及由此產生的創新才是值得關注的重點。
電動汽車搭載的電池以使用鎳等稀有金屬的三元鋰電池為主流,而比亞迪則采用了與之不同的磷酸鐵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具有成本低、熱穩定性高、不容易著火發燙的特點,但它的弱點則是能量密度較低、汽車續航里程不容易維持。
通過提高電池填充效率,這一劣勢得以克服。扁平細長的“刀片電池”在2020年投入使用。這提升了比亞迪汽車的行駛性能,使之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商。一直主打三元鋰電池的豐田公司和日產公司也開始采用磷酸鐵鋰電池。
隨著軟件在汽車價值創造中所占比重的提高,中國的上海汽車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法國雷諾和美國高通等不同行業的合作趨于活躍。然而在日本,只有本田公司和索尼公司的合作略顯明顯?!斑^強的自主意識”有時會阻礙創新。
另據日本《產經新聞》網站6月25日報道,豐田汽車公司也正加快推動EV投入使用。
豐田汽車公司本月宣布將于2027年將全固態電池投入使用。新一代全固態電池可以使電動汽車性能得到飛躍式提高。日本企業在全固態電池開發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豐田或將最早實現全固態電池投入使用。不過,豐田之所以急于推出全固態電池,背景因素在于日本近年與中國之間的研究差距拉大,日本企業對優勢可以保持至何時深感危機。
日本一直以來在全固態電池基礎研究方面大幅領先。日本汽車制造商也受益于此,得以繪制搶先將全固態電池投入使用的藍圖。但實際上,在全固態電池研究方面,日本已跌下第一名寶座。
據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統計,2009年至2011年,日本發表的全固態電池相關論文數量居世界第一。但之后中國奮起直追,于2014年躍居首位。最新數據顯示,中國2021年發表的全固態電池相關論文數量約為900篇,居世界第一,而日本僅發表100多篇,居中美歐韓之后,跌至第五位。
責編:李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