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中午,日本正式開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隨后海關總署發布公告: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資料圖】
核污染水進入海洋,今后海鮮還能放心吃嗎,對我們市民生活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8月25日上午,長江云新聞記者對武漢多家生鮮市場、日料店進行了走訪調查。
生鮮市場:放心采購,產品非源自日本
上午10點,武漢市小東門生鮮市場熙熙攘攘。前來購買海鮮的市民不在少數。地和海鮮冰鮮4S店的攤主告訴長江云記者,今天購買者都會問,海鮮產地是哪里?“還好,目前我們店所有水產品都是國產的,從福建養殖運至武漢,目前銷售沒有受到影響。”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十分鐘的時間里,該店鋪成交量達數百元。
隨后長江云新聞記者來到盒馬鮮生新長江廣場店,銷售人員介紹,盒馬鮮生唯一的進口海鮮產品是三文魚,產地是挪威,其他的水產品都產自國內,其中來自連云港的品類較多。
業內人士向長江云新聞記者透露,幾個月前聽聞日本可能會將核污染水排放大海,供應鏈就已經開始更換其他海外采購渠道。
日料店:早有預案,食材來源安全性有保障
記者走訪了位于武昌漢街的兩家人流量較高的日料店。
西月山居日料店的工作人員萬先生向記者表示,店面昨日(8月24日)接到通知,已向顧客發布安心公告“即日起西月山居停用所有日本原料”,并主動明示主要原材料產地——多數原料產自國內各地,進口原料則產自澳大利亞和泰國。萬先生介紹,目前該日料店的外賣點單量沒有明顯變化,但入店率有所下滑。
位于漢街的另一家日料店仙隱小鹿的服務人員也向長江云新聞記者表示,該店進口食材主要來源于俄羅斯和法羅群島,并沒有采購日本海鮮。記者觀察到,當日該店的人流量仍然較大,店內餐桌幾乎都已坐滿。
記者電話采訪獲知,部分日料店自6月底收到通知以來,就已經主動全面停止使用來自日本的食材,在全球尋找替換食材。此外,一些高檔日料店仍未擺脫對日本魚類的依賴,不得不通過香港渠道采購產品備貨,而隨著香港宣布禁止進口日本十縣水產,這條路或將“走不通”。可見此次將有龐大的從業群體和消費群體受到影響。
8月24日,武漢餐飲協會發布倡議稱,鑒于核污染水中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質,這些放射性元素進入人體后的危害不可小覷,對海產品的污染造成嚴重影響。為了保護消費者的飲食健康,也要保護采購和烹飪生產人員的身體健康,武漢餐飲業協會向武漢所有餐飲企業發出倡議,即日起,停止采購日本方向的所有海產品。
市民:有所顧慮,以后可能不會吃日料了
正在盒馬鮮生選購海鮮的易先生向長江云記者表示,此前每周買一次海鮮,今天來買是考慮到現在市面上的海產品應該還未被污染,但以后應該都不會購買海鮮了。易先生還表達了擔憂:難道只是海鮮會受到影響嗎?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對全球水環境的影響是不可估量。哪一片雪花是和我們無關的呢?
“今天和女朋友來日料店用餐,是因為趕火車時間比較緊,而這家日料店出餐速度比較快,因此選擇在這里用餐”,在日料店用餐的黃先生告訴長江云新聞記者,估計以后應該不會帶家人來日料店用餐了。
“以后吃海鮮可能會謹慎一點,還好我們湖北的河鮮、湖鮮比較豐富,本地的水產品將成為我的第一選擇。”正在超市買菜的李先生如是說。
(長江云新聞記者 李雅琴 桂亮 陳皓 實習生 王筱軻 責任編輯 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