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孫也達)6月1日上午,在秦皇島市北戴河區仙螺島附近水域,2023年河北海域“忠誠衛士”多場景船舶溢油應急演練舉行。
圖為演習現場。河北日報記者 孫也達 攝。
此次演習以“拱衛高敏海域,同筑碧海長城”為主題,由省海上船舶污染事故應急指揮部、省海上搜救中心主辦,秦皇島市船舶污染應急指揮中心、秦皇島市海上搜救中心、秦皇島海上溢油應急反應中心承辦,參演單位包含秦皇島海事局、秦皇島海警局、秦皇島市海洋和漁業局、省海監保障支隊、轄區相關航運公司等在內的15家單位。
上午9時30分,隨著事故警報信號鳴響,演練正式開始。此次演練現場模擬一艘旅游船艇發生觸碰事故,一名游客落水,燃油艙破裂輕質柴油入海。秦皇島市海上應急機構接報后,立刻啟動相關應急預案,成立現場指揮部,組織社會力量開展落水游客救助送醫,開展遇險船舶溢油圍控及清除等應急處置,在淺水水域組織力量構建預設攔截防線,開展浴場等敏感資源防護。調用無人機進行事故水域周邊空中監控,對發現的溢油通過溢油漂移預測軟件進行漂移預測。
圖為演習現場。河北日報記者 孫也達 攝。
演練歷時1小時,共出動專業公務船舶6艘,專業應急船舶1艘,旅游船艇11艘,無人機2架,應急人員100余人,船艇投入數量為歷年來河北沿海淺水區域應急演練之最。
“本次多場景船舶溢油應急演練是按照‘一事一案,一案一練’的工作思路和‘小規模、多場景、重實戰’的工作原則,通過1個月左右的時間分別在相應海域完成四個場景的應急演練,覆蓋秦皇島轄區海上船舶污染事故的主要類型。”秦皇島海事局局長王乾說。
據了解,此次演練具體針對淺水區域存在大型船舶難以到達、大型設備設施難以應用、人員遇險后快速反應設施不足的問題,全程采用“無腳本”實戰演練方式進行,旨在檢驗搜救隊伍針對淺水區人員溺水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提高救助成功率,提升浴場等民間救助站力量以及防污染志愿者隊伍實戰技能,進一步深化社會對海上搜救及防污染工作的關注度,切實為旅游旺季期間來秦游客的生命財產安全和海域清潔提供堅實保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