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6月25日晚上19:00-20:00,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在尼山講堂舉行歡迎晚宴。
晚宴過后,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汪壽陽在接受海報新聞記者采訪時,還在琢磨如何將晚宴上的孔府菜通過數字化推向全國乃至世界。
“我在吃飯的時候就在想,怎么做才可以讓全世界的老百姓吃到咱們的孔府家宴,吃到山東更多美食,這個市場前景非常廣闊。”一場歡迎晚宴引發了汪壽陽的思考,他誠懇地說,“像是在淘寶售賣的廣東煲湯,老百姓買回去用微波爐加熱一下就能嘗到各種口味的煲湯,弘揚山東的優秀傳統文化,我覺得有很多工作可以開展?!?/p>
事實上,汪壽陽提到的“廣東煲湯”售賣模式,聽起來與山東近年來大力發展的預制菜產業異曲同工。
2022年,山東省搶抓預制菜產業“風口”,充分利用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程度高的基礎優勢,省市縣三級聯動、競相發力,在龍頭培育、集群打造、菜品研發、品牌塑造等方面聚焦聚力,為推動產業振興、促進農民增收注入新動能,搶占產業發展新高地。截至目前,山東全省約有8500家預制菜相關企業,占全國的12%,預制菜上市公司9家,低溫肉制品、水產加工品、速凍調理品市場占有率居全國同行業首位。
隨后,汪壽陽又從孔府菜說回了大會。他提到,數字經濟在中國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蓬勃發展、如火如荼,但我們也要看到中國跟歐美國家在數字經濟、數據要素大市場建立等某些方面的差距,尤其是從文化層面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差距。
在汪壽陽看來,目前在國內從文化層面談數字經濟的研究工作并不多,他認為,這次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選題非常好,尤其是在孔子的故鄉召開這場大會,意義十分重大。
“從文化的視角談數字經濟、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我這次參會也會大開眼界?!蓖魤坳柋硎荆嘈艛底治拿髂嵘綄υ挼呐e辦,將會推動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和數據要素大市場更快更好地建立。
(文章來源:海報新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