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西部網訊 眼下,正是夏季蔬菜采收的時節,記者走進三渠鎮白楊村的蔬菜大棚里,放眼望去,大棚內嫩綠的黃瓜迎風搖曳,紅紅的西紅柿長勢喜人,村民正在忙著采摘。
村民張明忙得連汗都顧不上擦,“這茬菜長勢不錯,少說也能賣幾萬元。”
好收成,離不開涇陽縣“黨建+創業+金融”工程。2020年以來,涇陽縣以黨建高質量發展為引領,積極搭建創新創業平臺,線上建超市,線下建基地,村級建信用銀行,將黨員積分制與創新創業貸款增信降息掛鉤,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拓寬創新創業融資渠道和人才引流渠道,推動涇陽鄉村全面振興。
過去,受種植技術、市場行情等因素制約,當地蔬菜產業難以上規模、賣好價。為此,黨組織把村書記、致富能人、第一書記“三支先鋒”擰成一股繩深入田間地頭“把脈問診”,并從技術員組成技術服務專班。“技術員手把手指導我們改進蔬菜種植技術,免費開展病蟲害防治、咨詢。”村民張明說。
“我們村不僅種植蔬菜,還有奶山羊養殖。一只奶山羊平均一天大約能產6斤奶,現價每斤3塊多,一天就能掙2000多塊錢。”白楊村黨支部書記姚峰說。
走進涇陽縣三渠鎮鑫羊帆牧業發展有限公司養殖場內,養殖場科學化管理、機械化擠奶、混合日糧調制等先進技術特別吸引人。
近年來,涇陽縣以地域相連、產業相近、資源共享為紐帶,推動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促進奶山羊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鄉村振興。養殖場里有許多養殖戶通過寄養的方式壯大了自己的奶羊山養殖,他們共同受益于涇陽縣近年來大力推廣的“‘五連四統一保’雅泰模式”。五連即村企聯合、基地連戶、股份連心、責任連體、產業鏈結;四統即統一羊場規建、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奶源質檢、統一防疫防控;一保即保護價收購。
“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就是把群眾聚在黨組織周圍,突出‘紅色引領’,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涇陽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涇陽縣搶抓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先機,把基層黨建工作重心放在服務發展、服務群眾上,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蔬菜種植和奶山羊養殖,蔬菜引種、育種、試驗、育苗、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在涇陽縣已經形成,全縣目前,奶山羊規模養殖場達到76家,全縣奶山羊存欄總量突破22萬只,日產鮮奶240噸,全產業鏈產值達到40億元,實現了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走出了一條黨建與產業深度融合的致富路,促進了群眾增收。(通訊員 謝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