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仲夏時節,萬物并秀,睢縣鳳棲湖的水鳥、荷花迎風共舞,綠樹、紅花、步行道、景觀橋,一步一景,一幅“艷陽湖光一線天、萬物并秀共纏綿”的水墨畫卷徐徐鋪展。
“曾經,鳳棲湖所在的位置是溝壑縱橫、蘆葦雜草叢生、破落荒涼的廢舊窯廠。”6月29日,睢縣環保局局長劉家超說,“近年來,睢縣牢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心存浩瀚凌云志、敢叫舊貌換新顏’的決心和干勁,加強、加快對該廢棄窯廠的開發、利用,走出了一條生態環保、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共同發展的新路子。”
2018年,睢縣整合資金6.5億元,對此廢棄窯廠進行開發改造。經過三年時間,睢縣完成鳳棲湖智慧島景區9塊綠洲及服務功能島嶼、20座景觀橋梁等設施建設。新中式亭臺樓閣、廊橋水榭“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將中國古建筑的美體現得淋漓盡致。櫻花園、櫻花大道、臘梅園、紅梅園、荷花池、桂花園、竹園、玫瑰園等大小園區十余個,一年四季花常開、樹常青。尤其每年3月下旬,7000余株櫻花花開似雪,風景如畫,游人如織,成為睢縣、商丘乃至山東、安徽等周邊省部分地區群眾的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為何取名鳳棲湖,顧名思義,就是‘鳳凰棲息’之湖。”據劉家超介紹,相傳,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到泰山封禪,途經睢縣,夜做一夢,夢到鳳凰騰空而起,以為夢鳳是吉祥之意,認定此地是塊風水寶地,遂設縣襄邑,又名鳳凰城。
生態美不美,水鳥最有發言權。如今,鳳棲湖景區公園內,白天鵝、綠頭鴨、灰鷺等100多種鳥類在這里休養生息。黃河之水經過睢縣境內的解子八河流入鳳棲湖,再流向睢縣的蘇子湖、甘菊湖、鳳凰湖等9個湖泊,實現了睢縣城市建設“1921”工程的溝渠相通、湖河相連、游船通航、水清鳥鳴的九湖聯通目標。
如今,睢縣鳳棲湖景區總占地面積千余畝,其中湖面水系占300畝,由智慧島、仿古建筑、園林景觀、休閑設施等元素組成。今后,鳳棲湖景區將以城市生活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目標,不斷扮靚景區“顏值”,全力以赴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環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