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7月28日,北京市首期青年“求職能力實訓營”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收官。本次實訓營為期5天,共招募30名學員,主要是16到35歲未就業青年。實訓營設計了3天的理論課程、1天的企業參訪和1天的招聘簽約,旨在運用多種形式綜合提高學員求職能力。(據中新網7月29日報道)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保就業穩就業的重點群體。近年來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創新高,人們的就業需求也更加個性化、多元化。如何做好不斷線的就業服務,幫助未就業青年順利就業,考驗著各方智慧。
當前,我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但就業的總量壓力和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青年人“求職難”和部分行業“招工難”并存。這固然有就業崗位收縮的原因,但人崗不適等結構性問題也是重要因素。企業想招的人招不到,學生在校期間學的知識和技能與社會需求有差距,或是就業能力與心態不匹配,這樣的就業自然難言順利。要解決這些問題,加強對青年群體的就業服務,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做好職業規劃就顯得很有必要。
在上崗前接受培訓、習得本領,是增強青年人崗位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對提升職業能力、促進自身成長都大有益處。從這個意義上說,北京有關方面通過舉辦“求職能力實訓營”,為未就業青年量身打造求職能力訓練課,能夠較好幫助求職者制訂求職計劃、提高求職能力,并在潛移默化中轉變就業觀念、提升就業能力。這不僅是穩就業的應時之需,也是提升勞動者素質、優化就業結構的長效之舉。
就業關系到每一位勞動者的權益,關系到每一個家庭的幸福。促就業是一項長期任務、長期課題,助力高校畢業生走穩就業路,必須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一方面,各地應在拓寬就業渠道上多一些針對性政策舉措和工作安排,將就業服務保障做得再精細一些、暖心一些,強化不斷線就業服務。另一方面,高校畢業生也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和奮斗方向,在努力前行中實現人生價值。(賈夢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