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Vision Pro發布后,行業追潮者涌現。
今年6月,一款VR相機在美國Kickstarter網站啟動全球眾籌,品牌名稱為開飛(Calf)。開飛實際上孵化自國人熟悉的K歌品牌“唱吧”,在外界看來,這是唱吧創始人陳華進入VR領域創業的首個動作。
(資料圖)
從2011年唱吧創立至今,公司也曾嘗試過不同的新業務,但這一次下場做VR,或來自于陳華對于VR機會的判斷。他在近期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表示,移動互聯網后期已經沒有什么流量紅利,如今火熱的AI更像是一種能力、技術而非平臺,不會像互聯網那樣長出大量C端應用,而是出現一些提高現有生產效率的工具和產品。
在這樣的思路下,陳華認為下一個時代的機會點在于VR和AR,因為VR眼鏡會成為互聯網時代PC屏幕一樣的窗口。開飛品牌的創立,目標就是為用戶準備好VR時代所需要的東西。
根據開飛官方網站的介紹,開飛VR相機可支持VR180拍照、錄像、直播、3D錄像功能,可以拍攝在VR設備上播放的6K 50fps的“VR180”格式視頻,用戶在拍攝視頻之后也可以分享內容至第三方平臺。在內容方面,開飛也會和MCN等機構進行合作。
開飛為何選擇現在進入VR領域?
在蘋果發布Vision Pro之后,陳華和很多創業者一樣,對VR時代的到來充滿熱情和信心。陳華認為,蘋果解決了以往VR和AR眼鏡沒有解決的很多痛點,例如安全感——人依然可以和現實世界進行互動,而非完全脫離;第二個問題是清晰度。Vision Pro配備的micro OLED屏幕,單眼達到4K,雙眼達到8K的分辨率。
陳華判斷,因為這些指標的變化,再過一到兩年,行業標準會有所提升,此外交互、眼動加手勢操作的功能也會進一步優化,這些都是革命性的創新。
也因此,陳華認為時機已到。實際上,開飛的定位是做VR相關的解決方案,讓用戶使用開飛的產品和服務之后,看到另外一個世界。近期推出的VR相機硬件則是實現這一切的基礎。
除了相機,團隊還開發了一個獨立的內容平臺開飛APP,已在Quest store上架,用戶可以使用VR眼鏡或者手機在APP內看到沉浸式的內容。
就硬件本身,開飛主打性價比,這符合陳華希望降低用戶使用VR相機門檻的目標。陳華介紹稱,開飛VR相機主打VR180格式,能夠實現3D全景的內容錄制。相比VR360,他認為后者存在的問題是缺少立體感,并且不適合拍近景,也無法解決隱藏攝影師的問題。在清晰度上,開飛VR相機并不追求最高的標準,他們首先希望通過技術創新把價格降低到1萬左右,花費約等于一個不錯的單反相機。
同樣是為VR時代做準備,為什么不做VR眼鏡?陳華從幾個角度解釋了他的選擇:從研發成本來看,現階段突破核心的技術門檻可能需要投入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成本;從價格來看,大部分廠商未來可能會為了爭搶市場走低價路線,行業很可能會走向補貼和價格戰。
關于硬件經驗,唱吧曾在2015年推出唱吧麥克風。陳華稱,這也是當時內部孵化出來的成果,從組建團隊到上線銷售大概花了半年多的時間。但和麥克風相比,VR相機最難的部分在于成本的下降。這很難依靠單個企業實現,還需要供應鏈和市場的發展。
據陳華透露,目前開飛孵化團隊規模不大,唱吧依然是主業。開飛VR相機登陸海外之后,預計8月中旬在淘寶啟動眾籌。
事實上,在VR相機領域,例如佳能、尼康在內的專業巨頭也在積極參與推出新品,國內市場也有較為成熟的廠商具有先發優勢。對于唱吧和陳華來說,開飛的創立帶來的機會和挑戰并存。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