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都來自北方,相似的生活習慣讓彼此的情感迅速升溫。大一時,她們步調一致地參加班委競選、學生會干部競選。大三時,她們成為考研 “戰友”,在考研路上相互扶持,最終都收獲了“上岸”的喜悅:劉洋考取上海交通大學,宋亞蒙考取復旦大學,史浩然、李玉軒考取華東理工大學。
她們是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2023屆畢業生,是14舍305室“最美宿舍”的“姐妹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4人不約而同決定考研后,305室就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同呼吸,共命運”的考研寢室。4個女孩在彼此的扶持下越過了重重關隘。劉洋曾因碰到困難萌生了放棄的念頭,是姐妹們的鼓勵讓她堅定地走了下去。初試分數出來后,成績不太理想,讓劉洋萌生了“二戰”的想法,但在宋亞蒙的鼓勵下,她決定進一步搜集調劑信息,最終成功在上海交通大學內部調劑“上岸”。
宋亞蒙在備考期間由于身體不適,經常感到胸悶氣短。一同自習的李玉軒和宋亞蒙朝夕相伴,為她提供了最親近的保障,半夜陪同她在醫院和學校之間來回奔波。
史浩然則是在備考期間摔傷了腿,是一同學習的劉洋把她從四樓自習室背下去,送往校醫院和陪同前往急診的。
相對而言,李玉軒的備考路順利很多。和高冷的外表不同,她會細心留意身邊人是否需要幫助并熱心幫忙,給大家帶來溫暖和歡樂。史浩然受傷期間,嘴饞時無意間提了一句,李玉軒第二天一大早就在她的書桌上放好了小零食。有一天,自習完的姑娘們回到宿舍,發現地板光潔如鏡,整個宿舍煥然一新。“今天起得晚沒有去自習,出于‘擺爛’的愧疚,我把宿舍打掃了一遍。”李玉軒的話讓大家都樂不可支。
考研是一場“持久戰”,走下去需要過人的勇氣和毅力。除了埋頭苦讀,適時聽取經驗也十分重要。結合各自的經歷,4名女生分享了自己的考研經驗,為學弟學妹們打氣加油。
劉洋介紹,建議大家需要密切關注目標院校的招生安排和其他信息,以防措手不及。另外,當確定目標時,就勇敢地去追求它,不要猶豫。中間可能會有迷茫的時候,但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宋亞蒙說,建議大家盡量不要更換目標院校。她本來是打算考本校的,且已經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專業課復習。后來,她又決定報考復旦大學。這就導致她復習專業課的時間不夠,這種影響甚至反映在了考場的答題上,所幸還是迎來了較好的結果。
史浩然說,大家可以多搜集備考經驗來制定計劃,然后按部就班踏實復習。要及時和周圍同學進行進度互通,確保自己的節奏不能過多地落后。同時,要調整好心態,讓“比較”成為前行的動力,而不是成為壓力和焦慮的來源。
李玉軒認為,考研是一場超越自己的挑戰,以合適的方式疏解心理壓力非常重要。無論通過哪種方式,總要有釋放壓力的途徑。比如,她偶爾會多睡一會兒,晚點去教室自習,因為相對于長時間的低效率學習,高效率更重要。
有緣相遇到一起,并且在歡聲笑語和陪伴里走完了人生中很重要的四年,劉洋、宋亞蒙、史浩然、李玉軒4人已成為彼此在上海最親密的家人。過去的四年,每次返校,她們會把家鄉的特產帶來分享,無論是來自內蒙古的牛肉干,還是來自煙臺的蘋果,都是305室的“常駐嘉賓”;未來,她們依然在上海求學,接續這份真摯的友情,依然是彼此永遠的家人。
“雖然各奔東西,但是我們來日方長。”她們說。
新民晚報記者 張炯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