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肇慶市懷集中學的小賣部因其高昂的拍賣價格引發了關注。從網上公布的招租項目公告上來看,150平方米小賣部,評估價385560元,掛牌價385560元,其最終以5年9430560元的價格被租了出去。
學生時代,校園小賣部是很多人經常光顧的地方。除了琳瑯滿目的商品之外,小賣部的“獨家經營”也常常引發集體吐槽。因此,5年租金超900萬的“天價小賣部”的消息甫一傳出,不少網友紛紛質疑其中是否有貓膩。
公開資料顯示,該小賣部位于縣城中心,商業氣氛及人流興旺。負責小賣部人員招聘的工作人員表示,懷集中學只有一家小賣部,主要面向校內師生,基本承擔了校內寄宿師生所有的生活所需。據悉,懷集中學是肇慶市一級學校,共有學生8300多人,教職工632人。按照這樣人口密度和學生的購買力,網友們粗略估計了一下,認為5年租金超900萬基本上在商家的可承受范圍之內。既然如此,一個通過公開招租競拍的小賣部,為何會引發質疑了?
(資料圖片)
事情或許沒有這么簡單。
早在2018年,教育部等部門出臺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中,便明確要求“中小學、幼兒園一般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之后,又屢屢強調“中小學校原則上不內設置小賣部”。三令五申之下,懷集中學何以還有小賣部,理應有個說法。
退一步講,即便懷集中學的小賣部是依法取得許可的,如此高的租金,同樣值得商榷。
眾所周知,校園小賣部的設立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務學生,可以方便學生購買生活用品等。但問題是,現在的中小學校出于安全等考慮,大多實行封閉和半封閉式管理。如此一來,校園小賣部便成了獨家經營,壟斷之下自然容易滋生種種問題。很多過來人或多或少都感受過校園小賣部的招數:胡亂扣錢,態度特別拽,價格特別貴……正是基于這樣的“經驗”,一聽到“天價小賣部”的消息,就不由得令人擔憂學生會不會挨“宰”。
值得一提的是,校園小賣部拍出“天價”,并非個例。幾年前,“湖南一中學小賣部3年承包權拍賣出320萬元”的消息,曾一度引發持續關注。這間校內小賣部,面積僅約100平米,年均每平方米的承包價格超過1萬元。有網友驚呼:“這個價格就是放到北上廣深的商業街也是比較高的”。而有業內人士,更是徑直指出了“校內小賣部”所以擁有驚人價格的“秘密”——一個學校小賣部的火腿腸銷量比一個大超市的還要多。礦泉水、飲料和一些食品銷量很大,成本則很低,“利潤有四五成”。
透明公開的拍賣,好過私相授受。學校想實現利益最大化固然可以理解,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只是“價高者得”,經營者會不會把成本轉嫁到學生頭上,這正是公眾最擔心的問題,亟待釋疑。
在商言商,只要小賣部賣的商品價錢合理,不強買強賣,適當盈利當然無可厚非。但如果不是走薄利多銷的路子,而是利用得天獨厚的“優勢”動歪腦筋,或者還有其它“貓膩”,那就必須嚴加防范,別讓校園成了生意場。
(來源: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