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鄉村學校少年宮成為孩子暑假實踐活動好去處
“走,咱們去少年宮”
(資料圖片)
畫畫、跳舞、彈琴、唱戲……這個暑期,石家莊許多鄉村的孩子走進了離家不遠的少年宮。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活動。
近年來,石家莊扎實推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充分發揮鄉村學校少年宮教育服務功能,讓鄉村孩子們有了開展道德實踐、文體娛樂、技能培訓的好去處。目前,石家莊鄉村學校少年宮已建成248所,其中,中央、省級項目115個,市、縣自建項目133個,實現全市鄉鎮全覆蓋,惠及40余萬名未成年人。
7月26日,新樂市東陽學校鄉村學校少年宮開展暑期繪畫公益性課程。圖為參與課程的孩子們展示在課堂上畫的蝴蝶。石家莊市文明辦供圖
從家到少年宮,用不了5分鐘
“不要著急,落筆要穩。”
8月24日15時30分,藁城區北周卦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書法課堂里,十幾名小朋友在2名志愿者指導下,認真寫下橫、豎、撇、捺,體驗中國書法的獨特魅力。
北周卦小學三年級學生張子墨(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名學員。從他家走到少年宮,用不了5分鐘,這里已經成為他假期里的“小基地”。
“早先學校放假,孩子一有時間就玩手機、看平板電腦,管也管不了,讓我們這些家長十分頭疼。這兩年在少年宮,不僅有志愿者免費帶孩子們學書法、學畫畫,而且還給他們輔導功課,帶著他們做游戲,讓我們省心又安心。”張子墨媽媽告訴記者,從最初的抗拒到現在樂在其中,孩子的種種變化讓她欣喜。
同張子墨的媽媽一樣,自從村里有了少年宮,不少村民為自己的孩子報名參加少年宮的活動,每年報名的人數不斷攀升。
讓小朋友收獲快樂和知識的同時,鄉村學校少年宮也解決了不少家庭暑期兒童看護難題。
今年6歲的王泊航家住藁城區廉州鎮五界村,暑假里爸爸媽媽要上班,平時只有家中老人輪流看護他。
今年,村里少年宮辦起了兒童之家,每天都有四五名志愿者輪流值班,兒童之家里有玩具、有書籍。王泊航的爸爸立馬給孩子報了名。
“在這里,有許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還有志愿者給他們講故事,困擾我們的看護難題終于解決了。”王泊航爸爸高興地說。
“把孩子送到少年宮,我們特別放心。”“希望少年宮再多開一些特色課程。”“明年我還要上少年宮。”……鄉村學校少年宮收獲了村民和孩子們的一致好評。一個個各具特色的鄉村學校少年宮不斷“生長”,孩子們也在這里快樂成長。
充分發揮特長,輔導員們“身份”多
“隨手只在腕中存,輸贏全憑進退身。出拳要突出‘隨’的特點。”8月24日下午,在趙縣高村中學鄉村學校少年宮里,輔導教師張文樂正在給孩子們講述隨手拳的出拳要領。
隨手拳在趙縣北王村流傳已逾百年,今年65歲的張文樂正是北王村隨手拳第五代主要傳承人。今年暑假,為弘揚傳統非遺文化,同時讓孩子們強身健體,張文樂等隨手拳傳承人擔任校外輔導員,每周四下午利用課余時間指導少年宮學員學習隨手拳。
經過將近兩個月的學習,趙縣高村中學九年級學生賈博雨瘦了,也黑了,但是出拳收拳之間卻添了些颯爽之氣。“希望張老師明年還來教我們。”賈博雨熱情很高。
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輔導員隊伍是關鍵。
趙縣各鄉村學校少年宮利用暑假時間,針對中小學生的身心特點,結合少年宮的場地、器材、社會資源等,充分調動當地有特長有愛心的社會人士、團隊力量,開展特色文體活動。
除了張文樂這樣的“特聘”輔導員,鄉村學校少年宮還擁有鄉村學校教師、大學生志愿者等“常備”力量。
每到少年宮的活動時間,李家馨負責的項目活動室里總是笑聲不斷。
李家馨是趙縣南柏舍鎮楊家郭中心小學老師,暑假期間,她又化身為少年宮的輔導員,帶領孩子們唱歌跳舞。
在石家莊,還有很多像李家馨這樣的鄉村學校少年宮輔導員,他們有著“雙重”角色,平時是各個學校的骨干教師,在課余時間和寒暑假就化身為兼職輔導員,充分發揮個人特長,服務孩子們課余生活。
今年暑假,李家馨邀請退休老教師張麗萍等人,為孩子們帶來了“指舞黑白鍵,琴聲繞校園”“炎炎夏季,古箏祛酷暑”“葫蘆絲,聲聲悅耳”等活動,豐富了孩子們的暑假生活。
“我們將充分考慮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在鄉村學校少年宮原有師資隊伍的基礎上,廣泛招募退休教師、大學生志愿者、傳統藝人、文藝工作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充實輔導員力量,讓孩子們參與到更加豐富有趣的實踐活動中來。”石家莊市文明辦有關負責人表示。
8月6日,趙縣楊家郭中心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開展“指舞黑白鍵,琴聲繞校園”特色活動。石家莊市文明辦供圖
活動豐富多彩,孩子們樂在其中
“鞭長約80厘米,以竹、木制成,兩端嵌有銅錢,鞭身飾以彩紋。舞者要隨著音樂,以鞭敲擊肩、臂、腰、背、腿,打出有節奏的聲音。”
8月22日,在新樂市化皮學校鄉村學校少年宮,輔導員祖倩手里拿著竹鞭,一邊講解一邊翩翩起舞。
孩子們看得聚精會神。11歲的李芊羽眼中都是欽佩和羨慕,“我也想像老師這樣,把霸王鞭舞得這么漂亮!”
“霸王鞭”是新樂市化皮鎮民間傳統舞蹈藝術,從明末清初流傳至今幾近失傳。近些年,新樂市將這一傳統舞蹈列入少年宮活動項目,使得這一傳統舞蹈再放光彩,成為新樂市中小學生廣為喜愛的藝術項目。
在提升鄉村學校少年宮服務水平工作中,石家莊堅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打造了多個鄉村學校少年宮特色活動項目,常態化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紅色基因傳承、環境保護等各類活動。
藁城區依托“宮文化”產業活動基地,組織學生進入宮面、宮燈制作實踐基地,鍛煉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該區梅花鎮依托“梅花慘案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打造“傳承紅色基因”小課堂;常安鎮依托“北周卦太極拳”文化,打造“太極拳進校園”活動品牌。
趙縣積極推動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邀請老干部、老教師、鄉土文化能人、非遺項目傳承人等人員兼任少年宮輔導員,組織國聲京劇社、蘭亭書畫等文化藝術機構開展交流互動,提升少年宮活動的吸引力、參與率,讓更多孩子參加到少年宮各種活動中來。
行唐縣各鄉村學校少年宮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特點,特別開設了以“運動”為主旋律的暑期少年宮活動,包含了武術操、太極拳、乒乓球、籃球等體育鍛煉活動項目,鼓勵學生利用假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走,咱們去少年宮!”這個假期,在遍布石家莊的鄉村學校少年宮里,孩子們體驗著新鮮事物,為自己插上夢想的翅膀。 (河北日報記者 高珊)
關鍵詞: